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
期刊文章(15)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16)
战争概览 (6)
重要战役 (4)
历史研究 (2)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3(4)
2012(7)
2011(4)
2009(1)
2007(1)
2004(1)
1995(2)
1984(1)
195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对华军事侦察之研究
作者:唐振威 高飞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军事侦察  日本民族  北洋舰队  情报战  情报收集  日本政府  间谍活动  侵略扩张  中国东北地区 
描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发展壮大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而中国则由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逐渐沦为被动受敌、屡遭挫败的弱国。研究近代中日关系特别是军事层面的著述很多,而本文则另辟新径,主要从日本对中国的军事侦察、情报调查方面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悲剧
作者:全慰天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史  中国 
描述: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悲剧
清末文人眼中的明治维新:以《日本纪游》为中心
作者:刘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筱圃  《日本纪游》  维新变法  新景象  传统知识分子 
描述:的普遍态度和立场。本文旨在尝试从中提取作者有关由日本开国、明治维新所带来之新景象等相关记述,并加以判断甄别。
甲午海故和谈真相
作者:陈清 曹萍波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谈  真相  中日战争  道德规范  李鸿章  清政府  日本  旅顺 
描述:1895年3月19日,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这时,中日战争已近尾声,大连、旅顺相继陷落,日本陆军从朝阳追杀至辽东,战局已经无法支撑,这次赴日与其说是去和谈,不如说去投降。李鸿章深知此行会让他身败名裂,但尽忠王朝的道德规范,使他不得不去。
明治维新的系统模型:近代日本民族活力的源泉
作者:张敬秀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活力  暴力革命  产业革命  质变  明治维新  战争  社会革命  王政  系统模型  近代日本 
描述: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平定武士叛乱,以及自由民权运动中的暴动、起义。各个子系统共同促进,相互激荡,振荡频率达到了一个高峰临界值,即共振波突然变成了波峰,发生了断裂、质变。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戎变法之失败,同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