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
学位论文(9)
报纸(4)
视频(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26)
甲午人物 (14)
历史研究 (4)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3)
2011(3)
2010(4)
2009(6)
2008(2)
1999(1)
1992(2)
1990(2)
194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6)
蔡振华“三抡板斧”向国少国青国足主帅 中国足坛酝酿“洋务运动”
板斧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蔡振华“三抡板斧”向国少国青国足主帅 中国足坛酝酿“洋务运动”
板斧
从汉冶萍公司的兴衰看晚清的宪政缺失
作者:周佳佳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汉阳铁厂  晚清政府  有限政府  宪政缺失  近代化洋务运动 
描述:是创办于十九世纪晚期,是晚清最大的重工业企业,在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虽然尝试了各种体制,“亚洲第一雄厂”汉冶萍最终还是走向了倒闭,其失败的原因也一直是学术界所探究的热点。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学界通常的观点是资金的短缺,人才储备的不足,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而甚少从政治环境以及法律环境来进行剖析。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宪政的概念也随之步入了晚清统治者的视野,在19世纪末期开始,晚清也掀起了一阵立宪潮。宪法是一国法律之本,宪政作为动态的宪法,能最好的反映出宪法的实施效果,几乎可以说,一国的宪政环境是该国最基础最本质的社会环境,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同样,宪政环境对于一国工业的发展,乃至大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进抑或阻滞作用也是相当值得考量的。本文正是旨在以汉冶萍公司的兴衰过程为案例,来寻找晚清企业转型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来讨论在这种立宪热潮下的宪政运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而探究晚清社会的宪政缺失。本文除去引言与结束语以外,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缘起,对文章研究内容的背景做出了叙述与分析,主要对宪政兴起的过程原因做出了分析,以及对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历程做出了叙述,为后文的失败原因分析做下铺垫。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对上文发展历程做出分析,得出汉冶萍公司衰败的直观原因,具体可分为外在原因与内在原因,即一些制度层面的原因与社会大环境造就的本质性的原因。同时,再通过对宪政概念的剖析,结合汉冶萍公司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与晚清宪政情况,进而分析晚清宪政环境的缺失。第三部分是在明确了一国宪政环境与一国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后,通过对晚清宪政缺失的分析,提出应该改进的地方,以达到文章以古喻今的现实意义。
巢湖李鸿章当铺屋顶突然坍塌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巢湖李鸿章当铺屋顶突然坍塌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来华人员与中国教育变革
作者:陆玉芹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举制度  西学  教育变革 
描述:该文就西方来华人员与中国教育变革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梅雪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  科学技术  科学思想  影响 
描述:列措施进行改革——兴办民族军事技术重工业、民用工业和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特别是近代洋务学堂的创立和留学生的培养为近代科技提供了强大的知识和人才保障。在被迫开办“洋务”的过程中,中国开始接触了西方近代科学并促进近代化兴起。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奠基时期,它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洋务运动,中国从清末的闭关锁国逐渐发展到能够接纳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文章从西学东渐入手,分析明清时代近代科学大规模传入中国而没有获得发展的原因分析。详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起过程和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指导,引进西方先进科学在各领域的体现。重点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将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维新运动的比较,总结出“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不同影响。在最后一部分的结语中,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洋务运动尽管失败了,但它是近代史上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李鸿章与清季购舰政策研究:1874-1891
作者:黄宇暘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北洋舰队  购舰政策  中国海军史 
描述:見的軍機處檔案、密諭與李鴻章和同僚間的私人信函,這些史料在以往的研究中並未有效利用。而本研究以《李鴻章全集》為史料基礎,發現李鴻章經營江南製造總局的背景、為了探悉西方海軍技術所設置的私人情報網絡,以及政治上的突發事件,正是購艦政策的內容不斷改變的主因。   本文著重指出,購艦政策的演進,與李鴻章個人海軍知識的發展過程密切相關,前後有過四次重要的改變,分別為:李鴻章在征討太平軍時和西方軍隊的第一次接觸、自製軍艦失敗後購艦取向的轉變、海防籌議後著手擬訂購艦政策的內容,和中法戰爭後購艦活動的高峰與停滯。透過對這四個階段的史事考究,本研究當能對清季購艦政策的全貌,提供較為完整的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