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4)
报纸(3)
期刊文章(3)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6)
历史研究 (3)
甲午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7(1)
2005(1)
2004(1)
2000(1)
1998(2)
1997(1)
1996(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为洋务运动“平反”的学者们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为洋务运动“平反”的学者们
有惊无险的一节课
作者:王强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  南京条约  清政府  不平等条约  黄海海战  邓世昌  通商口岸  视频 
描述:上课了。导入时,我以一段视频带领学生重返1894年的黄海海战战场:那邓世昌面对危机时的豪言壮语,那"致远号"撞向敌舰"吉野"的精彩片段,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海战的残酷。然后,就此提问:"这段视频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学生根据视频中的主人公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探析
作者:鲍观文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  探析 
描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维新过程中,领导 者把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具体分析, 以期对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能有所启迪.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与中国的日本观
作者:李明韵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  日本观  日本形象  甲午战争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作家评介  文学评论  文学思想史 
描述: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战争文学的层面上,从日本观的角度,分析在风云突变的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之时,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的日本形象和对日评价与态度。文章采用涉外文学观念,运用超文学的研究方法,广泛搜集文献进行论证
洋务运动与儒学传统
作者:陈绛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洋务派  西学  李鸿章  洋务活动  经世思想  郑观应  左宗棠  中法战争  中体西用 
描述:一种的是同年夏天在上海刊行的朱克敬《柔远新书》,这
1895-1900年间日本对华政策演变研究
作者:唐奇芳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义和团事件  日本对华政策 
描述:绕朝鲜问题的博弈中,日本处于与中国对等的地位、甚至占有相对的主动权。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属于主动前瞻模式。在第二阶段中,日本在东亚侵略扩张活动中所遇到的主要矛盾变成和其他同样在中国进行侵略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及其以后,日本在与西方列强围绕中国问题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它的对华政策与其说是按预定的计划来发展的,毋宁说是对形势发展的回应,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变成了被动反应模式。日本利用镇压义和团时间的出兵机会,获得了与西方列强在争夺中国中的“对等地位”,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又变回主动前瞻模式,明确地提出了对华政策的纲领。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之间,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上述演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第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国力的增强;第二,东亚国际关系形势的发展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第三,日本政府具有充分利用机会的策略技巧。日本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上的矛盾的主要在于日本对华独占性侵略扩张目标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这一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是日本对华政策制定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之间,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日本政府探索在西方列强争夺甚至瓜分中国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华独占性侵略扩张目标的过程。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日本对华政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分析,寻找日本如何处理上述矛盾、推动对华侵略扩张的轨迹,并力图探究其背后的动因。本文在整体的研究方法上采取政治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结合。政治学方法主要是指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及其动因,历史学方法主要指利用第一手史料,对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的日本对华政策发展进行连续性的整理。在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时,本文还引入了一些博弈论和管理学的概念。如果本文能够稍微具有启发和创新意义,可能出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从政策制定模式的角度来考察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本文力图对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一个连贯性的总结和阐述。第二,强调义和团事件在日本对华政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日本政府在义和团事件中明确提出对华政策的纲领,这在甲午战争后是第一次,可以看作日本在帝国主义阶段对华政策初步确定的标志。第三,重估戊戌变法在日本对华政策上的影响。与戊戌政变直接相联系的日本对华政策思想中“脱亚主义”和“亚洲主义”两条路线的合流,是日俄战争后逐渐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政策指导思想的“大亚细亚主义”的开端之一,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鸿章发迹史(35)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发迹史(35)
甲午战争后期的议和活动
作者:季平子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甲午战争  总理衙门  日本政府  议和  清政府  辽东半岛  调停  中国政府  德璀琳 
描述:甲午战争可以平壤(9月15日)、黄海(9月17日)两战役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阶段。前期的五十五天是中日双方一意要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阶段。后期的七个月则一方面是日本的继续进攻,另一方面是清政府不断求和,英、美两国先后试图调停的险段。关于甲午战争后期的议和活动,有关历史著作多语焉不详,兹特论述如下。
自强、求富、抗争的洋务运动
作者:吴洋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近代化 
描述: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科技人才,历经30年,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没有实现预期目标遭到重大打击而告终。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洋务运动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抹煞的。
北海舰队举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活动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海舰队举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