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5)
期刊文章(2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24)
甲午人物 (16)
战争概览 (9)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3)
2011(8)
2008(4)
2007(2)
2005(3)
2004(2)
2002(3)
1995(2)
198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军事外债问题初探
作者:张锡科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军事外债 
描述: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为应付庞大的支出大举外债。这些外债主要用于清政府的军费支出。在争夺贷款权的激烈斗争中英国占了主导地位。借款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剥削性,对清政府财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从李鸿章的“幼稚”说开去
作者:周彪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可就是没人愿意背着骂名承担淡判使命。风烛残年的李鸿章不得不承担起屈辱求和的重任,踏上日本国土。双方互换谈判代表全权证书后,手中没有半点谈判筹码的李鸿章,使出了“以情理动人”的开场白:“贵我两国乃东洋之两大国,同文同种,利害攸关。贵国近年进步极速,跻身泰西各邦之列,实令人钦羡不止。然如贵大臣所深知,我国虽待革除之弊甚多,然实行之中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我国与贵国提携,共图进步,借以泰西争衡,防止白色种人之东侵,此乃两国之共同愿望。今虽一时交战,终不可不恢复和平,且冀更进而为亲睦之友邦。切望贵我两国将为东亚之两大强国,以与欧美持久对抗。庶几变今日之不幸而为两国深交厚谊之基础也。” 处于谈判劣势的李鸿章试图从文化渊源、世界大势、中日友好的长远利益出发,为此次谈判奠定基调,同时也想借此表现出泱泱大国全权代表的恢弘气度,以掩盖他以战败者身份向对手乞和的难堪处境。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作者:李红兄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  近代化  日本政府  朝鲜 
描述: 由于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始终抱定乞求帝国主义"调停"和对日妥协的卖国方针,中国军民虽然英勇奋战,仍然损失惨重,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最后以中国失败告终。 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变化,那么是否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呢? 一、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表现为:《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就进一步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沙俄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极严重的大掠夺,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 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表现为: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北洋水师内部观察
作者:魏一平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了长寿籍的翰林院编修汪叙畴来做司仪,因为汪的名字中“畴”字又恰巧含有一个“寿”字,慈禧为李莲英的这份贴心大为欢喜。
陆毅塑爱国将领邓世昌 “光头蓄须”造型大翻转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陆毅塑爱国将领邓世昌 “光头蓄须”造型大翻转
当历史踏进同一条河流--史鉴中国足球
作者:梁华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足球  俱乐部  中国近代史  中国足协  职业联赛  投资人  李鸿章  国家队  曾国藩  历史上 
描述: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这个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哲人,我们大部分都是庸人。所以,当100多年来那段令国人刻骨铭心的灰暗历史,在中国足球的某些领域以惊人的相似演绎着荒唐和反讽时,哲人报之以叹息,庸人报之以围观……如果把中国近代史再粗读一遍,我们也许可以牵强地把一些东西联系起来对比……
李鸿章的对联故事
作者:魏燕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鸿章的对联故事
甲午百年祭
作者:吴廷嘉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  李鸿章  中国近代化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日本  北洋舰队  洋务运动  邓世昌 
描述:甲午百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