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8)
报纸(69)
学位论文(34)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43)
甲午人物 (58)
历史研究 (12)
重要战役 (3)
按年份分组
2013(18)
2011(23)
2010(21)
2009(18)
2008(19)
2007(8)
2003(4)
1998(2)
199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6)
洋务运动史第兰次讨论会综述
作者:王劲 张克非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洋务派  洋务思潮  历史地位  外交活动  历史研究  学术讨论会  清政府  学习西方  研究方法 
描述:洋务运动史第三次讨论会于1985年8月26日至31日在西北名城兰州举行.这次金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是由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编辑部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会议收到论文四十余篇,展示了洋务运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会议期间,与会的六十余位同志围绕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作用、历史地位以及研究方法
明治维新话日本
作者:张亚旭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日本政府  工业文明  经济强国  岩仓使节团  亚洲国家  现代世界  西方殖民者  太平洋  时间 
描述:就在世人对于福岛311核事故的忧虑还没有停息之际,中国公众媒体的各路专家在第一时间里纷纷发表日本震灾对于全球化工业经济影响观察分析。事实上,当巨大灾难发生在一个工业发达的世界经济大国的短时期内,它对于全球乃至于中国经济的破坏和影响乃至于商业机会,是难以在灾难进行时估量的。
对洋务运动教学中李鸿章的人物教学探析
作者:盛倩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近代化  改革创新 
描述:李鸿章致力于洋务运动30余年,创办了第一批中国近代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创建了第一支近代中国的海军,改革创新,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促进了中国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甲午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研究
作者:潘向明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朝政府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近现代历史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中国清朝政府之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迄今尚无客观明确、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为汲取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并把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向前推进,本文以此次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即黄海海... >> 详细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
作者:张振鵾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清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江华条约  前引书  中日两国  中朝关系  宗藩关系  李鸿章  陆奥宗光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张振鵾一、一场东亚地区性战争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是谈到这场战争决不能仅谈中国和日本,还必须谈到朝鲜。当然往往也要谈到其他一些国家,例如,要谈英美,要谈俄德法,等等。不过,朝鲜与其他国家在甲午战争中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清季洋务运动的改革思想 (1861-1894)与越南改革思想(1863-1895)之比较
作者:陶维达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改革思潮  奕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经世致用  阮长祚  求富求强 
描述:人士作一參考,並能引發更多的相關研究。
试论明治和制汉词对中国现代文学兴起的影响性研究─以白话文为中心
作者:周圣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和制汉词  中国现代文学  白话文  五四运动  美意识 
描述:时期,中国在清末民初出现了赴日留学潮,当时大量日语的汉字、词汇通过留学生等媒介回流中国,以外来语的姿态逐渐定着在现代汉语、白话文中。 中国的文学发展到清末民初,在性质和形式上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由“文言”过渡至“白话”,在形体上出现了新奇的创造,不仅如此,文学精神与作家创作的态度,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从和制汉词的诞生及其出现的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入手研究其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文人以及文学界的深层次影响,并深入探讨知识分子对和制汉词的美学诠释。和制汉词不仅仅是东洋文明和文化的代表,而且在其诞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因此,本研究把和制汉词所融汇的西方新意和多元文化纳入,进而深入探讨。 本研究根据明治和制汉词所具有的特征,将其分类,并分析其编码,观察和制汉词所具有的文化意涵及功能,发现和制汉词在当时发挥了“汉字文化圈”中一种“文化联系功能”,这种“文化联系功能”源于其文化要素的多元性,以及内含了焕发媒介激活作用的日本元素。日本作为一个媒介集散地,借着“和制汉词”把中、西方不同的元素有效且和谐地收拢在一起。明治时期从日本回归中土的和制汉词至少包含了三种元素:中国的、西洋的和日本的元素。和制汉词凝聚了当时的学者和文化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映射着民族感情和人文观念,具有明显的美学意识,作为一种美意识的载体,承载着大量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和审美观。明治和制汉词可以说跨越时空,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和新的审美价值,引领清末民初的中国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思维方式多元化的新纪元,为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变革,铺就了文字内在的变改基础。
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在哈尔滨开馆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在哈尔滨开馆
安重根纪念馆在华开馆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安重根纪念馆在华开馆
甲午战争期间是否已经形成帝党与后党
作者:王开玺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视频
描述:介绍了甲午战争期间帝党是否形成,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帝党形成时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