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5)
学位论文(10)
报纸(5)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46)
甲午人物 (24)
历史研究 (3)
按年份分组
2012(4)
2011(4)
2010(9)
2009(2)
2008(6)
2004(4)
2001(5)
1998(4)
1990(1)
1987(2)
按来源分组
其它(73)
甲午战争后 日本将中国赔款用于何处?
作者:维岳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政府  明治天皇  清朝政府  副校长  对外经济  赔款  义务教育  实际数  教育基础 
描述:日本某大学一位副校长曾经对访问日本的我深圳特区对外经济联络代表讲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是怎样使用中国清朝政府赔偿给日本的巨额款项(实际数为白银二点八亿两)的。 据这位副校长说,当时日本的明治天皇曾专门下令表示,这笔钱一分也不许乱花,将全部用来柬办教育,尤其是大办小学,甚至连最偏僻的农
洋务时期驻外使节群体及其中西文化观研究
作者:周文海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外交  洋务运动  使节  中西文化  传统学术 
描述:晚清政府先后向欧洲、美洲、日本派出驻外使节二十余人次,形成了一个奔走于东西洋之间、专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使节群体。驻外使节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是以传统官僚的身份去切实感受资本主义文明,在中西学术文化激突的前沿行使自己的使臣职责。虽然每个人的情形不尽相同,但他们共有的出使经历都促使其在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成为导致其从传统官僚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思想活跃,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外交官员,同时也是向西方求教的学生与融汇中西学的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审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加剧了自身对传统儒学的质疑与批判。在中西对比的过程中,他们体现出三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就一些有关中西学术与文化的问题阐发了新的主张。本文拟就对洋务时期的出使背景及该群体成员在功名、籍贯、年龄、有无佐幕经历、出使前官职与品秩、回国后的归宿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他们共同所有的群体性特点。并就他们在中西对比中的三种思维与一些新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进行一定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