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8)
学位论文(32)
报纸(25)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85)
甲午人物 (58)
历史研究 (23)
重要战役 (2)
按年份分组
2014(23)
2012(15)
2010(14)
2009(12)
2008(13)
2005(6)
2001(4)
1994(4)
1991(2)
1990(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8)
刘步蟾:右翼总兵兼“定远”号铁甲舰管带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刘步蟾:右翼总兵兼“定远”号铁甲舰管带
日本明治天皇是第幾代天皇 識得淡海三船才有正確答案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明治天皇是第幾代天皇 識得淡海三船才有正確答案
论甲午战争中的清军战略
作者:庄维民  年份:198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军  日军  清政府  北洋舰队  李鸿章  渤海湾  山海关  兵力  进攻  指导思想 
描述:队的存在难以如期实现时,便改变计划,将侵略分作两期进行:第一期,令第五师团侵入朝鲜,牵制清军,派舰队寻机与北洋海军决战,力求击破之,
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的宏观情势
作者:肖守库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前后  捐纳舆论  情势 
描述: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然而,因主张停捐的力量与主张行捐的力量相比劣势明显,致使停捐论在戊戌变法后遭受重挫。但是,经此时段,停捐论已深入人心,朝野有识之士对清王朝腐败根源的认识亦愈加深刻,并最终将捐纳与清王朝一同抛弃。
甲午战争中威海人民抗敌资料一则
作者:承烈  年份:197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威海市  广大人民  北洋海军  洋务派  清政府  日本侵略者  对敌斗争  实地调查  档案馆 
描述:民遭到烧、杀、抢的情况下,提出对日寇“进村就赶,进家就打”的口号,拿起农具、木棍当武器,组织起来与敌人战斗。一八九五年二月三日就曾给前来侵扰的日寇以迎头痛击,斗争中,也有一些抗日志士壮烈牺牲。威海市档案馆现存长峰人民为悼念抗敌牺牲的十七名村民写的一篇祭文就记载了当时斗争的实况,兹录原文如下:
甲午战前十年李鸿章对日观及其外交研究
作者:孙鸣凤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对日观  外交 
描述:和结语三部分内容。 在绪论中,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 第一章主要梳理和论述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作为此后李鸿章对日观发展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为后文研究提供一个铺垫。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增多,李鸿章的对日认识也不断丰富和深入,大致而言,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包含有联日、防日两个方面,且以防日为主。 第二章以1885年天津谈判为考察对象,从谈判开始前的情报收集、谈判过程中的联日秘约实践、谈判结束后对伊藤初步印象三个方面,说明此次谈判是李鸿章对日观的重要转折点,由极为警惕日本威胁、将日本作为主要防御目标,转为谋求秘约联日,认为日本为远患、非近忧,对日本的警惕性逐渐丧失。 第三章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私人交谊、李鸿章的对日交涉两个方面,展开对乙酉至甲午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论述。首先,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往来信函为线索,揭示李氏对日观中的感情部分,接着,还原李鸿章这一时期的对日外交实践,即成功挫败日本修约的不良企图、和平解决长崎事件以及顺利化解朝日防谷令赔偿纠纷,并着重分析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私人交谊,即本文所谓伊藤博文因素,对李氏对日观及外交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探讨朝鲜半岛国际形势对李鸿章对日观的影响。1885-1894年间,朝鲜半岛局势更加复杂:两次朝俄密约风波和巨文岛事件接连发生,使得俄国因素凸显;日本则调整了其对朝鲜策略,在政治上以退为进,在经济上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渗透与掠夺。在此背景之下,李鸿章形成了对朝鲜局势的错误判断,错将俄国锁定为朝鲜的最大隐患,而放松了对日本的应有警惕,使日本在朝鲜增强经济政治渗透、在本土扩充军备的可能性增大。 在结语中,概要分析甲午战前十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认知环境和影响因素,梳理李鸿章对日观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演变,说明李鸿章对日观的局限和不足,导致其外交实践和国防决策的失误,以致有甲午惨败的结局。
以孙子情报观看甲午战争中日本对华情报工作
作者:邬进平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子兵法》  情报观  甲午战争  日本 
描述:更为深刻地理解《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
《中国近代史自学指导书(二)》 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蒋艺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  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  洋务派  中国社会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封建主义  半殖民地化 
描述:学为体,西学为用”及洋务运动的目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即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西学为用”即以学习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作为手段,来维护封建主义的“体”。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手段是矛盾的,这对矛盾是洋务运动最后破产的根
读史札记:读石泉教授《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有感
作者:郝嘉敏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晚清政局  读后感 
描述:本之启动明治维新,清朝之开展洋务运动,皆欲以求富强也;然而三十年后,成败异数。此一巨大的反差令当时之朝野上下,激荡震动,亡国亡种之感,漫布当时各个阶层。创痛之余,有识之士乃退而思变法以保宗庙社稷,因而神州上下,一时扬言纷纷,吾国之政治思想乃至民风世俗,乃趋于激进。故欲研究近代以来吾国之历史,实不可忽略甲午之战也。
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
作者:沈远持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