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
期刊文章(7)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9)
历史研究 (8)
甲午人物 (3)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3(1)
2012(1)
2011(3)
2010(1)
2009(6)
2008(2)
2007(1)
2005(1)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
提炼与升华:《甲午战争史》读后
作者:乔还田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结束  日本  北洋舰队  黄海海战  北洋海军  《马关条约》  清军  台湾民主国  作者 
描述: 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距今已经98年了。对于生活在98年前的中国人来说,那简直是一场难以置信的噩梦。当战争尚未打响时,清廷许多要员还将自己的对手鄙视为“蛮夷岛国”“弹丸岛国”,真可谓不屑一顾。但到战争结束时,日本议和
关于恩格斯论甲午战争的三封信
作者:林雁鸣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恩格斯著作研究  书信集  中日甲午战争 
描述:关于恩格斯论甲午战争的三封信
甲午战争前沙俄阴谋出兵三万袭取兰州
作者:轶名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前沙俄阴谋出兵三万袭取兰州
明治维新前儒学的变迁及影响
作者:冯铨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治维新前儒学的变迁及影响
医药零售业洋务运动
作者:王俊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医药零售业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期间美国的侵华政策
作者:卿汝楫  年份:195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朝鲜  日本人  亚洲人  满清  清政府  美国  侵略中国  太平洋  侵华政策 
描述:军队战无不败,乃不得不请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出来调停.满清派遣李鸿章为全
晚清筹办北洋海军时引进军事装备的思路与渠道:从一则李鸿章致克虏伯的署名信谈起
作者:孙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克虏伯  信函  北洋海军  军购  技术引进 
描述:伯等西方军火制造商保持直接的交往,双方相互派员成为北洋引进军事装备和相关技术的重要渠道。
北洋水师:富国强兵的“中国梦”
作者:袁刚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水师  富国强兵  李鸿章  政治体制改革  师夷长技  洋务新政  变局观  制夷  总理衙门  曾国藩 
描述:北洋水师寄托着中国人的希望,而它的失败也深深刺痛、刺醒了国人。梦醒也,警世钟,猛回头!师夷长技无法改变中国的面貌,之后,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
李鸿章心目中的丁日昌--浅议《李鸿章致丁日昌函稿》
作者:郑智勇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丁日昌  知己 
描述:<李鸿章致丁日昌函稿>显现了李鸿章与丁日昌的亲密关系以及丁日昌在李鸿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明治和制汉词对中国现代文学兴起的影响性研究─以白话文为中心
作者:周圣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和制汉词  中国现代文学  白话文  五四运动  美意识 
描述:时期,中国在清末民初出现了赴日留学潮,当时大量日语的汉字、词汇通过留学生等媒介回流中国,以外来语的姿态逐渐定着在现代汉语、白话文中。 中国的文学发展到清末民初,在性质和形式上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由“文言”过渡至“白话”,在形体上出现了新奇的创造,不仅如此,文学精神与作家创作的态度,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从和制汉词的诞生及其出现的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入手研究其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文人以及文学界的深层次影响,并深入探讨知识分子对和制汉词的美学诠释。和制汉词不仅仅是东洋文明和文化的代表,而且在其诞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因此,本研究把和制汉词所融汇的西方新意和多元文化纳入,进而深入探讨。 本研究根据明治和制汉词所具有的特征,将其分类,并分析其编码,观察和制汉词所具有的文化意涵及功能,发现和制汉词在当时发挥了“汉字文化圈”中一种“文化联系功能”,这种“文化联系功能”源于其文化要素的多元性,以及内含了焕发媒介激活作用的日本元素。日本作为一个媒介集散地,借着“和制汉词”把中、西方不同的元素有效且和谐地收拢在一起。明治时期从日本回归中土的和制汉词至少包含了三种元素:中国的、西洋的和日本的元素。和制汉词凝聚了当时的学者和文化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映射着民族感情和人文观念,具有明显的美学意识,作为一种美意识的载体,承载着大量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和审美观。明治和制汉词可以说跨越时空,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和新的审美价值,引领清末民初的中国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思维方式多元化的新纪元,为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变革,铺就了文字内在的变改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