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韩论”与中日甲午战争
-
作者:杨秀祖 侯雪峰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征韩论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与日本 日本军国主义 明治政府 日本政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大久保利通 资本主义经济 壬午兵变
-
描述:本文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叶日本征讨韩国论调的出笼过程、产生背景及产生原因。并认为“征韩论”的出笼是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开始,在实施过程中日本同中国之间发生的冲突,使“征韩论”的内容由开始的单一对朝鲜用兵发展成为对朝鲜、中国同时进行侵略,“征韩论”的炮制及实施,当被视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一个内在原因。
-
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
-
作者:陈映侨 张杰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原因教训 现实启示
-
描述:,扎实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唤起全民族牢固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海权观,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奋斗。
-
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
-
作者:赵兴元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申报》 甲午战后 清政府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侵略者 割地赔款 台湾 光绪皇帝 辽东半岛
-
描述: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赵兴元历时9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结束。《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可耻的大卖国条约,其割地之多,赔款之巨,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这样一个卖国条约的订立,不能不引起全中国的巨大震动。不能不给国人的心理以沉重打...
-
李鸿章与大连建市
-
作者:余成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大连湾 旅顺口 大连市民 北洋海军 辽东半岛 大连地区 清政府 甲午战争 海军基地
-
描述: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左手挽黄海,右手牵渤海,八面临风,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大连市民中,据说有80%的人是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后代;大连的建市纪念日,被定为1999年9月19日,相当于沙俄在大连湾的开港日。而事
-
近代陆军的缺失与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
作者:冯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陆军 北洋海军 地缘战略 地面战场 社会动员力
-
描述:意义则是指近代化陆军对于晚清近代工业和社会动员能力成长的积极作用。而近代海军特别是北洋海军的建设很难承担起上述近代陆军对晚清而言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近代海军的建设,不能满足晚清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因为最终是地面战场决定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胜负;并且北洋海军的建设有着种种的先天不足,除了技术含量太高、成本太大、规模有限之外,建设北洋海军只能培养出极少数精英来保卫国防,不具备培养社会动员能力的功能。建设近代陆军所带来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表明,近代陆军对于晚清反侵略战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近代陆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
北洋海军将领群体自杀研究
-
作者:姜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洋海军 高级将领 群体式自杀 晚清
-
描述:的自杀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北洋海军高级将领这一群体的特点与其成员自杀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自北洋海军成军之日起,其内部力量就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特别是闽籍将领与非闽籍将领之间矛盾尖锐,各成员
-
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
-
作者:王宜凯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技引进 科技创新 科技观
-
描述:的历程。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洋务运动的起因和发展的阶段性。从洋务运动内部发展趋势和外部国际形势的变化两个方面揭示洋务运动及其科技引进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具体地展开洋务派
-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
-
作者:宋红霞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自然科学 输入 影响
-
描述:的推动作用。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逐步传入中国,而近代自然科学比较全面、系统地输入中国,则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包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各门学科
-
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
作者:王艳华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多元一体 中体西用 洋务派 洋务运动 文化发展
-
描述:,以及“中体西用”模式指导下的洋务运动的开展来看,“中体西用”是“多元一体”文化模式的运用。 第三部分为“中体西用”在贯彻“多元一体”文化模式中的误区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体”的文化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作者:郭联想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移植 策略 法律规范 司法制度 法律教育
-
描述:位一体的、整体的、渐进的移植策略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重要影响。其后分别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规范、司法制度以及移植司法制度运作的主体的辅助手段——法律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三者在移植过程中的各自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成败进行评价,进一步得出对我国当代法律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