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0)
期刊文章(48)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78)
历史研究 (20)
甲午人物 (8)
史料集锦 (5)
重要战役 (2)
按年份分组
2014(25)
2012(5)
2011(15)
2010(7)
2009(5)
2008(10)
2007(8)
2006(3)
2004(2)
198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3)
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与英日同盟的建立
作者:高启荣 冯晓琴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英日同盟 
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局势日趋复杂、紧张。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依托现有的国力,在列强间合纵连横,为自己的现代化进程营造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成为事关国运的大事。然而,甲午一战后,中日两国的命运大相径庭,日本日强、中国日弱,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甲午战争与浙江近代化
作者:施仲学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  浙江农村  民族工业  近代化  清政府  国家资本主义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帝国主义 
描述:甲午战争与浙江近代化施仲学近代化一般指资本主义化,甲午战争加速了浙江近代化。“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甲午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体文对此作些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
试论中国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军国主义经济膨胀、军事扩张的关系
作者:郭豫庆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甲午战争  战争赔款  日本政府  日本人  清政府  中国  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  马关条约 
描述: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除了割让台湾、允许日本人在华设厂等使中国失地丧权的条件外,还规定中国向日本支付战争赔款二亿两银,加上以后日本向中国勒索的“赎还”辽东半岛费三千万两,共达二亿三千万两之巨,这是日本军国
甲午战争期间赫德与英国远东政策
作者:王宇博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赫德  英国  远东政策 
描述:18 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 ,因中日两国实力的变化 ,英国借助日本之力维护远东现状的新远东政策取代了利用中国稳定远东局势的旧远东政策。这一转变对远东格局的变化以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 ,赫德活动积极 ,作用特殊 ,确保了英国远东政策的执行和外交意图的实现
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
作者:沈远持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
十年来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孙占元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  北洋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海战  李鸿章  洋务运动  黄海海战  周年纪念  中国近代史 
描述:《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孙克复、关捷的《甲年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孙克复、关捷主编的《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孙克复的《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吴杰
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若干因素
作者:杨志云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方针  北洋舰队  日本  兵力  万国公法  “以夷制夷”  和平解决  甲午战争  俄国 
描述:甲午战争中,北洋大臣、参战清军统帅李鸿章不主战反主和。长期以来,史学界多以为李氏此举是为迎合太后心理,保存自己实力。笔者认为不然,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有多方面的更深刻的原因。
在《中日黄海大战》一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做法
作者:周世德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海大战  几点做法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  北洋舰队  邓世昌  方损  爱国主义传统 
描述:过这一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我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参观北洋海军提督署(诗一首)
作者:彭慧智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参观北洋海军提督署(诗一首)
洋务运动与近代留学教育
作者:陈朝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留学教育  中国近代化  教育改革 
描述: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 ,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 ,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