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王朝之殇(10)——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10)——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警告李鸿章夫君
-
作者:暂无
年份:1944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警告李鸿章夫君
-
洋务运动史
-
作者:夏东元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洋务运动
-
描述:洋务运动史
-
明治天皇
-
作者:林怀秋 罗永年 谢尊修编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明治天皇(1982-1912)-传记
-
描述:明治天皇
-
曾国藩在早餐桌上教训李鸿章
-
作者:暂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曾国藩在早餐桌上教训李鸿章
-
神权和法权--明治以来日本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作者:山本节子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权 法权 政治体制 日本 明治维新 中国影响
-
描述:神权和法权--明治以来日本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李鴻章與琉球問題(1877-1882)
-
作者:端木琳
年份:197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鴻章 琉球 中國近代 外交史 中日 日本 歷史 地理
-
描述:理方式窺其意識型態及其衡量、裁斷的標準。第四章探討身兼直隸總督及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之外交職權如何?以明瞭他的意見在外交決策中的地位。第五章結論--在知識上:李鴻章對日本、琉球的認識不夠充份,但比諸時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外交行政上;李鴻章是一個與議者、執行者而非決策者。
-
试论19世纪80年代朝鲜自主外交——以遣使欧美为中心
-
作者:朴帝炫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藩关系 李鸿章 袁世凯 朴定阳
-
描述:利益。清政府感到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保障东北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朝鲜的宗主权,自然引起了朝鲜方面的不满。“壬午兵变”后,清朝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积极干涉,使朝鲜朝野对中国的离心倾向与日增大,因而脱离清朝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要求具体表现为“甲申政变”和“朝俄密约”等事件。188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更加粗暴地干涉朝鲜的内政外交,对于袁世凯的蛮横干涉一直感到不安的朝鲜政府,为了摆脱清政府的控制,决定在与各国签订的修好通商条约基础上,派遣使节到欧美各国,利用西方势力以牵制中国。 1887年8月,朝鲜政府任命朴定阳为驻美全权公使。清政府以违背属邦体制为由出面阻拦,中韩两国就派使问题进行交涉。结果,清政府准予使臣赴任,但必须遵守“另约三端”。其内容包括:朝鲜使节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具报,请由中国钦差率同赴外部;公开外交场合,朝鲜使节应随中国钦差之后;若有紧要事项,应先与中国钦差密商。但是,朝鲜全权公使朴定阳到美国后,违背“三端”中的第一端“先赴同赴”,自主地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因此,清政府诘责朝鲜政府,并向朝鲜政府施加压力,最后迫使朴定阳在任职一年后被召回。 朝鲜政府向欧美各国派遣全权公使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宣告自己为主权国家,借外交活动来寻求独立自主。朴定阳以朝鲜驻美全权公使的身份,力排清政府的干涉,完成了与美国开展外交关系的重任。朝鲜政府遣使欧美以及朴定阳在美国进行的自主外交,表现出了朝鲜在清朝的控制之下力图要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在韩国外交史上的意义重大。
-
甲午战前十年李鸿章对日观及其外交研究
-
作者:孙鸣凤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对日观 外交
-
描述:和结语三部分内容。 在绪论中,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 第一章主要梳理和论述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作为此后李鸿章对日观发展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为后文研究提供一个铺垫。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增多,李鸿章的对日认识也不断丰富和深入,大致而言,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包含有联日、防日两个方面,且以防日为主。 第二章以1885年天津谈判为考察对象,从谈判开始前的情报收集、谈判过程中的联日秘约实践、谈判结束后对伊藤初步印象三个方面,说明此次谈判是李鸿章对日观的重要转折点,由极为警惕日本威胁、将日本作为主要防御目标,转为谋求秘约联日,认为日本为远患、非近忧,对日本的警惕性逐渐丧失。 第三章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私人交谊、李鸿章的对日交涉两个方面,展开对乙酉至甲午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论述。首先,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往来信函为线索,揭示李氏对日观中的感情部分,接着,还原李鸿章这一时期的对日外交实践,即成功挫败日本修约的不良企图、和平解决长崎事件以及顺利化解朝日防谷令赔偿纠纷,并着重分析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私人交谊,即本文所谓伊藤博文因素,对李氏对日观及外交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探讨朝鲜半岛国际形势对李鸿章对日观的影响。1885-1894年间,朝鲜半岛局势更加复杂:两次朝俄密约风波和巨文岛事件接连发生,使得俄国因素凸显;日本则调整了其对朝鲜策略,在政治上以退为进,在经济上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渗透与掠夺。在此背景之下,李鸿章形成了对朝鲜局势的错误判断,错将俄国锁定为朝鲜的最大隐患,而放松了对日本的应有警惕,使日本在朝鲜增强经济政治渗透、在本土扩充军备的可能性增大。 在结语中,概要分析甲午战前十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认知环境和影响因素,梳理李鸿章对日观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演变,说明李鸿章对日观的局限和不足,导致其外交实践和国防决策的失误,以致有甲午惨败的结局。
-
旅顺大屠杀
-
作者:木森著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报告文学 中国 现代 侵华事件 日本
-
描述:旅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