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治维新 改变日本的五十年 下册
-
作者:陈杰著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明治维新(1868)-历史
-
描述:明治维新 改变日本的五十年 下册
-
盱眙人王伯恭 记录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内因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盱眙人王伯恭 记录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内因
-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图书
-
描述: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
-
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中日甲午战争百年祭
-
作者:李志英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孙中山 清政府 李鸿章 百年祭 北洋舰队 中华民族 日本侵略军 康有为 梁启超
-
描述:本文论述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
福州船政学堂的工程技术教育
-
作者:洪巍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程技术教育 科学教育 船政学堂 洋务运动 历史局限性
-
描述:福州船政学堂的工程技术教育
-
黄遵宪与晚清“自改革”思潮
-
作者:黄升任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政治思想史 日本国志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黄遵宪
-
描述:黄遵宪是晚清一位重要而又特殊的人物,本文试图从晚清“自改革”思潮的大背景中,对黄遵宪的改革思想及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和讨论。 黄遵宪的改革思想经历了从喜谈经世到向往民主共和,再到以君主立宪为归宿的... >> 详细
-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西方近代科技态度的转变
-
作者:张晨曦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科学技术 科技态度 西方
-
描述:作用。
-
论洋务运动时期淮军的改进和建设
-
作者:关伟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淮军 改进和建设 功效及其弊端
-
描述:军的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李鸿章对于淮军的武器装备、营制饷章、训练方式和后勤供应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武器装备方面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淮军在成立之初装备了较多数量的洋枪和洋炮,武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购买和仿制。淮军主要通过常胜军将领、淮军幕府、驻外使节、各国洋行等手段购买了大量的洋枪炮,同时李鸿章亦建立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等军工厂以仿制外国先进的洋枪和洋炮装备淮军。淮军的营制饷章方面的最大改进之处是在国内首先设立了洋枪队和洋炮队,从而使其火力强度远远超越湘军和国内其他清军,仅用较短的时间便取得了湘军数年才取得的战绩。淮军在训练方面所作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淮军聘用洋教练采用西方的洋操训练淮军,以淮军士兵能够掌握洋枪洋炮及相关的战术为主要内容。淮军在后勤供应方式方面的建设,除了继承湘军的长夫制以外,还初步建立了与近代战争特征相适应的战时后方医院,另外,李鸿章还非常重视轮船、火车和电报等近代通讯手段在近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淮军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发展趋势代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历程,清廷的练军和日后的新军都是以淮军的建设作为重要参考。淮军装备洋枪和洋炮及聘用洋弁训练淮军极大的提升了其战斗力,使其成为镇压国内叛乱的主力军之一,进而成长为晚清政府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从而避免了淮军像以往的勇营被裁撤的命运,为淮系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亦增强了晚清维护国内稳定及抵御外辱的能力。随着晚清各地叛乱被陆续镇压下去,淮军的威望达到了顶峰,由此,淮军在全国范围内的驻防区逐步扩大,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淮军的性质也由私属性较强的军队向国防军逐渐发生转化。最后,淮军在各方面的改造和建设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历程,为晚清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当然,淮军的改革亦不免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淮军的局部的军事变革仅局限于器物层面,对于军事制度的转变较少触及,李鸿章及其淮军将领坚持勇营制度对于西方强国普遍采用的征兵制持抵制态度;淮军各营头畛域分明、号令不齐,缺乏战争的统一的指导机构,难以完成近代战争所要求的海陆军各兵种协同作战的任务;最后,淮军纪律严重败坏、缺乏崇高的理想,是一支没有主义的军队。这些是淮军军事改进的缺陷的重要体现,也为淮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利和淮军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
李鸿章与《烟台条约》
-
作者:杨巍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烟台条约 马嘉理事件 威妥玛 中英关系
-
描述:增开口岸等方面的要求,以达到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目的。清政府虽然做出让步,但却不肯答应英方提出的全部过分条件,以到中英交涉陷入僵局。面临着战争威胁的清政府,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仍然希望与英国和平解决马嘉理案,并授权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为全权便宜行事大臣主持正式的中英谈判。
李鸿章运用正确的外交策略,准确地分析了中英形势,制定了完备的谈判计划。从谈判地点、时间到谈判内容着着主动,使一向高傲的英国公使威妥玛陷于被动,匆匆结束谈判。中国以最小的代价同英国签订了了结马嘉理案的《烟台条约》,为国家争取到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
《烟台条约》的签订,使西方认识了李鸿章的非凡的外交能力。
-
李鸿章因何为李筱楼“点主”
-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李鸿章因何为李筱楼“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