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6)
报纸(91)
学位论文(70)
会议论文(15)
图书(13)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616)
甲午人物 (49)
历史研究 (20)
重要战役 (8)
史料集锦 (8)
按年份分组
2013(41)
2011(54)
2008(22)
2006(15)
2004(22)
2002(15)
1991(13)
1989(14)
1984(14)
198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701)
大连近代历史研究探窥
作者:王夏刚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连城市经济  历史研究  日俄战争  关东州  近代史研究  旅顺大屠杀  研究方法  近代建筑  甲午中日战争  研究视域 
描述:在大连近代历史研究方面,经过诸多学者的辛勤耕耘,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举其要者,如在近代大连政治史方面,对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旅顺大屠杀、大连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大连历史大事记、帝国主义侵略大连史、旅顺日俄监狱等方面都有不少学术论著。如关捷先生等人主编的《中日甲午战争全
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
作者:赵风崑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革命”思想  素质  现代化  明治维新 
描述:,近代日本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他们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以现代化教育培育新一代国民,全面改变国民心态,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转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这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偶合,而这种偶合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必然性,这就是对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普遍规律的努力探索与深入认识。中国也是在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上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中国在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至今国民素质中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仍然阻碍着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列宁的论述,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文化变迁问题,迈过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这道“坎”。
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作者:唐鑫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  明治维新  法律移植  法制现代化 
描述: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晚清军事变革战略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王兆辉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时期  军事变革战略  洋务运动  优先军工战略  军制变革  近代中国 
描述:历次变革纳入到战略研究中,则为认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条非常清晰的分析路线。 从战略研究的视角来看,晚清政府的历次变革都是一种国家整体战略的局部不断深入调整。由于晚清政府变革是被动式,并对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缺乏深刻理解,且具感性,这使得变革多集中于军事领域,从而在某种程度形成一系列的军事变革的持续,即军事变革战略。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为“优先军工战略”;在戊戌变法、清木新政时期则表现为“军制变革”。这其中尤以洋务运动“军工优先战略”为先导、为核心。晚清军事变革战略的创建是当时中国历史语境必然需求下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下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交织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变奏。从此,军事上变革的延续性不可逆转的迈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洋务运动时期的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邓夏妍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时期  英语教学  近代科学  评价启示 
描述:支持与发展,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及师资配备等方面。故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在中国近代英语教学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并且有许多值得我们当代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本文主要分成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论述: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关于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作了简要交代。第二部分是洋务运动时期英语教学最初兴起的阶段,主要是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这部分首先试从经济、外交及国内现状等角度分析了当时在中国兴起英语教学的背景与动因。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为清政府培养外交翻译的专门人才,以便处理与外邦的交涉事务。当时设置的课程主要是以英语语言的基础学习为主,从发音到字词,从翻译条子到翻译公文。也引例京师同文馆中的翻译实践与考试考核制度,对英语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洋务运动英语教学初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是英语教学开始逐渐与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产生联系。这部分首先阐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背景。然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生源等方面介绍了这一时期英语教学注重翻译科技书籍,培养本籍教员等特色。最后对洋务运动前期英语教学初兴时的情况与初步发展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部分是洋务运动时期英语由基础向运用跨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作为语言专业进行,而是与其他的自然科学相结合,将英语语言作为教授其他学科的媒介。这一时期主要培养的是精通英语又通晓专门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因而对英语素养的要求开始提升。开通英语课程的不再仅限于高等学堂,一些中小学堂都已开始教授英语基础,而待学生升入高等学堂时就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功底。这是洋务运动期间英语教学发展到中后期的必然趋势,也使英语语言从功能上进行了转变。本论文的第五部分主要是就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在对洋务运动期间的英语教学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评价基础上,总结了这一时期英语教学的经验与启示。洋务运动开展的30年间,英语教学一直贯穿始终,并在每个阶段都发挥了鲜明的作用,展现出了当时的特色。而将这些英语教学特色进行分析和筛选,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能因时制宜地运用到我们现代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给予我们一定的经验和启迪,以求实事求是制定教学目标,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
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作者:朱高云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须和戎  理势情  谨守约章  以夷制夷 
描述: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试论19世纪80年代朝鲜自主外交——以遣使欧美为中心
作者:朴帝炫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藩关系  李鸿章  袁世凯  朴定阳 
描述:利益。清政府感到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保障东北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朝鲜的宗主权,自然引起了朝鲜方面的不满。“壬午兵变”后,清朝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积极干涉,使朝鲜朝野对中国的离心倾向与日增大,因而脱离清朝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要求具体表现为“甲申政变”和“朝俄密约”等事件。188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更加粗暴地干涉朝鲜的内政外交,对于袁世凯的蛮横干涉一直感到不安的朝鲜政府,为了摆脱清政府的控制,决定在与各国签订的修好通商条约基础上,派遣使节到欧美各国,利用西方势力以牵制中国。 1887年8月,朝鲜政府任命朴定阳为驻美全权公使。清政府以违背属邦体制为由出面阻拦,中韩两国就派使问题进行交涉。结果,清政府准予使臣赴任,但必须遵守“另约三端”。其内容包括:朝鲜使节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具报,请由中国钦差率同赴外部;公开外交场合,朝鲜使节应随中国钦差之后;若有紧要事项,应先与中国钦差密商。但是,朝鲜全权公使朴定阳到美国后,违背“三端”中的第一端“先赴同赴”,自主地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因此,清政府诘责朝鲜政府,并向朝鲜政府施加压力,最后迫使朴定阳在任职一年后被召回。 朝鲜政府向欧美各国派遣全权公使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宣告自己为主权国家,借外交活动来寻求独立自主。朴定阳以朝鲜驻美全权公使的身份,力排清政府的干涉,完成了与美国开展外交关系的重任。朝鲜政府遣使欧美以及朴定阳在美国进行的自主外交,表现出了朝鲜在清朝的控制之下力图要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在韩国外交史上的意义重大。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勿忘国耻,警示千年
作者:饶爱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勿忘国耻,警示千年
孙海英夫妇加盟“甲午海战”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孙海英夫妇加盟“甲午海战”
对甲午海战的认识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对甲午海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