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85)
期刊文章(1582)
学位论文(106)
图书(76)
会议论文(29)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14)
战争概览 (221)
历史研究 (104)
重要战役 (37)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3(294)
2012(338)
2011(468)
2010(305)
2009(308)
2008(250)
2003(91)
2002(43)
2001(34)
2000(3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82)
晚清重臣李鸿章
作者:裴章传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曾国藩  太平军  曾国荃  日本海军  北洋海军  慈禧太后  湘军  淮军  李秀成 
描述:皱纹密布的脸上凝结成线。
屈辱的条约丧权的恶例──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而作
作者:安德喜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关条约》  清政府  日本侵略者  辽东半岛  日本军国主义  反抗侵略  中日甲午战争  李鸿章  中国人民  中国东北 
描述:屈辱的条约丧权的恶例──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而作安德喜今年4月17日,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在《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之际,回顾当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血泪史、屈辱史和斗争史,对于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都具有一定的...
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历史人物专题训练
作者:孙双武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  李鸿章  近代中国  康有为  林则徐  袁世凯  材料  章太炎 
描述: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历史人物专题训练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外交述评
作者:章育良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外须和戎  中日外交  中俄外交  中法外交  述评 
描述:外交活动是李鸿章后期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 ,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史学界对李鸿章外交活动和外交思想的研究日趋重视 ,涉及到对李鸿章中日外交、中俄外交
论袁世凯与甲午中日战争
作者:赫坚 朱兴义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世凯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  日本政府  李鸿章  中朝宗藩关系  朝鲜政府  吴长庆  甲午战争  保守派 
描述:甲午战争的爆发与袁世凯出使朝鲜期间所奉行的一系列对朝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他使朝期间参予了一些助朝求强的活动,客观上起到抵制日本侵朝的作用。但由于他极力维护强化清政府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引起朝鲜政府的不满,致使中朝反目,而日本则从中渔利,最后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徐承祖与中日长崎事件
作者:张兆敏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崎事件  徐承祖  李鸿章 
描述:业不同的发展方向,判定了甲午战争中日本中国一胜一败的前景。
李鸿章故居
作者:慕笛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江淮地区  结构严谨  民居建筑  步行街  故居  淮河  占地面积  中厅  合肥 
描述:众所周知,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合肥。在淮河路步行街西段,座落着李鸿章故居——李府。5月2日这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李府。李府坐北朝南,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
李鸿章的科技思想及实践初探
作者:张晓丽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科技思想  人才教育 
描述:李鸿章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在洋务运动中他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西方科技,将此视为富强之本;他倡导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留下可贵的科技思想及实践,推动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1996年历史高考强化模拟训练(四)
作者:郭福华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拟训练  历史高考  新经济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李鸿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俄国  资本主义  1996年  朝鲜问题 
描述:1996年历史高考强化模拟训练(四)郭福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听匿其力也。”实质上是反映了当时儿生产工具...
幕府制度的历史演变
作者:苗英楠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幕府制度  幕僚  晚清时期  清政府  历史演变  中国历史  李鸿章  事务  清代  曾国藩 
描述:“幕府”一词用于指活跃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地方官员私人聘用参谋人员的制度,而以清代(1644—1912)最为盛行。“幕”,最早见于我国的《说文》,是“帷在上日幕”;“府”《辞海》的解释为“文书所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