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1)
期刊文章(237)
学位论文(13)
图书(11)
视频(9)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451)
甲午人物 (43)
史料集锦 (25)
历史研究 (16)
重要战役 (5)
按年份分组
2013(52)
2012(50)
2010(37)
2006(12)
2005(9)
2001(2)
1999(4)
1998(7)
1987(6)
198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0)
浅谈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之比较
作者:靳勇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封建统治者  中日两国  西方列强  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  梁启超  康有为  改革方案 
描述:。两国的变法极其相似,但结局却相反,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备受凌辱的深渊。
洋务运动与思想近代化
作者:崔雨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化  洋务运动  观念意识  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思想观念  洋务思想  社会历史过程  封建思想  封闭因素 
描述:化转换的过程。
洋务运动时期的小学课程探析
作者:王月平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新式小学  私熟教育  课程 
描述:进了小学教育的近代化.
浅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架构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影响
作者:章猷才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思想构架  近现代  影响 
描述:了中国革新传统体制的大门。
「寺子屋」教育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作者:禹凤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寺子屋  明治维新  私塾  幕府 
描述:够在短时期内吸收并消化西欧文化,富国强兵,其基石正是这些普及日本大部的寺子屋教育体系.
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策略:以1870年代为中心
作者:李细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联日制西  台琉事件  以西制日防俄  宗藩关系 
描述:出兵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时,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而逐步强盛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并认定日本终究为中国之患,中国只有变法自强才能图存。与此同时,李鸿章积极推动朝鲜与美国立约通商,乃至向西方列强开放,以实现其以西制日防俄的外交策略,希望借助美国以及西方列强抵制日本、俄国对朝鲜的侵略,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中朝宗藩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国防安全。李鸿章是一个务实的外交家。他的对外思想与外交策略直接影响了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9世纪80年代乃至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朝日三国关系。
自杀社会意义的赋予——以邓世昌自杀情景的建构为例
作者:姜峰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世昌  民族英雄  赋予  社会意义 
描述:会对那些不利于将邓世昌建构为"理想化"民族英雄的记述进行了有意识的"遗忘".这样既可以消除人们对邓世昌自杀的负面看法,引发世人的同情甚至是崇敬之心,又有利于把人们引导进"忠君报国"的行动中来.各个不同的群体从各自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对邓世昌自杀情景的不断建构,赋予邓世昌自杀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并将这种价值和意义不断"放大".
中华英雄舰形象“张冠李戴”令人憾:对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照片被错用的历史考析
作者:陈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海海战  邓世昌  甲午海战  历史教科书  老照片  学术著作  北洋海军  军舰  铜版画  北洋水师 
描述:舰,又常常配发"致远"舰的老照片或图像
洋务运动时期的来华科技人员与中国文化
作者:阮慧玲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外国科技人员  中国文化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的来华科技人员与中国文化
刘锡鸿研究
作者:张宇权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锡鸿  郭嵩焘  儒家思想  洋务运动  《英轺日记》 
描述:从儒家思想中寻找救时匡正的武器,提出各种传统的治国主张,本能地与一切离经叛道行为进行着斗争;出使后,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定变化,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形成了先进与保守的思想混合体;回国后,由于刘锡鸿思想的保守本质,对中国官民现状的悲观主义认识,以及政治上的斗争,促使其成为国内反对修建铁路的先锋。刘锡鸿思想和行为上的守旧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守旧非但不能实现其“卫道”目标(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反而会加速清王朝统治的崩溃;非但不能达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反而会阻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刘锡鸿思想也有警示和启迪意义,如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态度、对养民的重视、对振兴吏治的提倡等等,都值得今人总结和思考,本文亦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