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0)
期刊文章(154)
会议论文(11)
学位论文(11)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79)
历史研究 (97)
甲午人物 (58)
重要战役 (8)
史料集锦 (4)
按年份分组
2012(23)
2011(22)
2009(26)
2008(21)
2006(6)
2004(6)
2000(6)
1993(4)
1992(6)
198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46)
洋务运动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作者:张春香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改革开放  启示 
描述: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即一个国家要富强,社会要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还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论洋务运动与民族保险业的关系
作者:乔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近代  民族保险业 
描述:中国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兴起,与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密切相关的。洋务运动产生了对民族保险业的强烈需求,也为民族保险业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平台和耐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把民族保险业推上了历史舞台;民族保险业兴起以后,也给了洋务运动以很大的支持和推动。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政治学分析
作者:沙莎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威危机  参与危机  政治衰败 
描述:救的地步。
近代报刊与洋务运动
作者:茹向阳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洋务运动  洋务思想家 
描述:近代报刊。他们利用报纸这一先进工具来宣传主张 ,表达思想 ,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文章。他们的报刊言论和活动 ,对当时的洋务运动以及以后的维新思想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 ,这种作用并不太大
科学观念与洋务运动
作者:戴建平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学观念  西方科技  封建统治  中体西用 
描述: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因为外国列强的入侵及一系列的失败的耻辱和规文。而失败的原因被归结为中国的枪炮及造枪炮的工厂不如洋人。由此,由少数统治者掀起的洋务运动的初衷就是改革中国的武器装备,引进西方的枪炮船舰技术来达到自强的目的。随
电子商务与洋务运动
作者:郭振杰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洋务运动  商品 
描述:从主机数量、网站数量到用户规模,发端于西方世界的Internet正在以指数级的增长率高速成长,它或许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信息通讯系统。1971年,BBN公司的雷·汤姆林森发明了在分布式网络上传送信件的电子邮件程序;1983年,TCP/IP协议一统天下,所有电脑都可以在Intrnet上共
试论洋务运动时期对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吕秀莲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新式学堂  新型人才 
描述:洋务派培养新型人才的实践,是伴随着传统教育的不断解构而兴起的。它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的近代科技人才,促使社会风气发生了转变,近代科技知识得以传播;为当时的中国造就了一批经世致用的实用型人才,缓解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所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借鉴。
认识日本之一:从丰臣秀吉到吉田松阴———明治维新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传承
作者:姜长斌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征韩  伐明  侵清  攻掠中华  太平洋战争  拒不认罪和“虽败犹荣” 
描述:,军国主义变形为“富国强兵”、“脱亚入欧”,视中国、韩国、东南亚、印度等为“亚细亚之丑类”、“恶友”。续写的历史是,征韩、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大肆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一幕幕惨剧历历在目。国人至痛之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日关系
作者:郎维成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帝国主义  中日关系  日本人  日本政府  侵略中国  袁世凯  中日两国  明治维新  日本军国主义 
描述:西园寺内阁时,就接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灭亡中国的要求,开始制定了灭亡中国的新的对华政策。
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之考察
作者:肖守库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前后  捐纳  舆论 
描述:作过一些探讨,但对捐纳舆论尚无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仅对甲午战争前后的捐纳舆论加以考察,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 本文前言概括有关清代捐纳问题的研究状况,指出以甲午战争前后的捐纳舆论作为研究内容的理由和目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的宏观情势。首先说明行捐之论、变捐之论和停捐之论已形成并存的格局,之后又论证停捐之论逐渐发展为舆论主流的态势。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停捐之论的具体主张和分析持论者的不同动机。论者或者只要求停捐州县;或仅吁请停捐道府州县,其余各项不妨暂留;或进而主张停大捐,留常捐;或特别强调大捐、常捐俱罢,应仿古代鬻民爵之法。而各自动机或期以余下实官捐项补苴财用,或意于疏通和澄清正途,或欲为行新政、改官制铺平道路。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