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8)
期刊文章(262)
会议论文(27)
图书(19)
学位论文(12)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史料集锦 (204)
甲午人物 (192)
战争概览 (144)
历史研究 (93)
重要战役 (21)
按年份分组
2014(158)
2010(15)
2007(16)
2006(6)
2005(9)
1995(29)
1994(66)
1981(2)
1960(12)
195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54)
北洋海军薪水有多高
作者:武新明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海军  薪水  海军军官  年收入  北洋舰队  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其他收入 
描述:北洋舰队成立的时候,李鸿章决定采用高薪制。北洋海军的薪水制度将军官年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俸,即基本工资,占军官总收入的40%;一部分是船俸,即岗位津贴,占军官总收入的60%。根据北洋
北洋海军由成立到覆灭之缺陷浅析
作者:黄亚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海军  北洋舰队  军事改革 
描述:19世纪60年以后,清朝开始推行海军近代化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其中北洋海军轰动整个亚洲。然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却让世人震惊。北洋海军的失败有着深刻地历史原因,如政治和经济基础薄弱、军事建设不足、官兵自身素质低下等。对其由成立到覆灭的缺陷进行探究,将为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的历史借鉴与启示。
北洋海军的“自杀癖”
作者:周英杰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海军  丁汝昌  自杀方式  鸦片  李鸿章  威海卫  甲午战争  将领  力竭  联合舰队 
描述:黄建勋、“扬威”舰管带林履中那样战死在海上战场的将领虽不乏其人,但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威海卫军港被日本海陆军包围以后,才迫不得已地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作为对这个国家、这只舰队和自己的一个最终的交代。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除了“镇远”舰的护理管带杨用霖选择了比较军人化的“吞枪自杀”的自杀方式之外,包括北洋海军的最高指挥官——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等一些海军主要将领,最后都是选择了“吞食鸦片”的自杀方式。这样的一种在全世界军人中都应该算做颇为罕见的自杀方式,令这些北洋海军主要将官的死亡,多少染上了一丝异样的色彩。 这样说并不是在一味地苛责前人,更非唐突英雄。应该说,力竭而战败,选择自裁的方式作为了断,这是古往今来的军界中颇为流行的一种做法,并非是北洋海军的首创。
李鸿章任人唯亲与甲午惨败
作者:石学峰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丁汝昌  中日甲午战争  历史根源  北洋水师  清廷  近代中国海军  北洋大臣  最高统帅  陆军 
描述:翻开中日甲午战争史,探究清廷在战争中惨败的历史根源,人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清廷之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全盘惨败,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用错了两个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和陆军统帅叶志超,虽均属平庸无能之辈,但却经李鸿章个人的力荐,轻而易举地被安排在清廷海陆军最高统帅的重
伤病拖累北洋舰队
作者:李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伤病拖累北洋舰队
北洋水师黄海廛战洒碧血颐和御园笙歌弦断罢寿宴
作者:卫太夷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北洋水师黄海廛战洒碧血颐和御园笙歌弦断罢寿宴
甲午海战中的美籍战士
作者:师铁夫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政府  华盛顿  北洋海军  宾夕法尼亚州  北洋水师  鱼雷艇  中国海军  甲午海战  李鸿章  目的地 
描述:马吉芬,1860年12月13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镇。1884年6月,他从当地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消息,中国和法国爆发战争,清政府迫切希望重整海军,这给马吉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885年3月29日,马吉芬到达了目的地——天津,却发现中法停战了!
甲午120年祭(之四):重走甲午古战场之悲壮的黄海之战
作者:王建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丰岛海战  丁汝昌  制海权  重要地位  李鸿章  巡洋舰  日本政府  鱼雷艇  联合舰队 
描述:陆军将清军赶出朝鲜,
北洋水师的女人们
作者:杨东晓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后,这种女人之悲,一直呜咽了长达数月。
论日本近代外交中的“脱亚入欧”意识
作者:贾宝波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脱亚入欧  近代外交  日本  西方列强  欧洲国家  明治天皇  国际体制  外交政策  发展变化  亚洲国家 
描述:与列强争雄。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循着这一思路对日本近代外交中的所谓“脱亚入欧”意识略陈管见。一 19世纪中叶,曾经坚持了200多年锁国式外交政策的日本也象当时鸦片战争失败后的中国一样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当时执政的幕府在列强入侵的威胁之下,不得已采取了开国政策。由于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