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67)
报纸(771)
学位论文(101)
会议论文(40)
图书(40)
图片(4)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89)
战争概览 (402)
甲午人物 (339)
重要战役 (69)
史料集锦 (25)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2(133)
2011(114)
2010(108)
2008(137)
2004(46)
2002(41)
2001(36)
2000(28)
1992(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4)
威海卫建筑特色形成探究
作者:秦耕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海卫  建筑特色  北洋海军  英租威海卫  刘公岛 
描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国家蜂拥而至,他们展开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7月,英帝国主义以均势为由,租借威海卫城除外的威海全湾(包括刘公岛等附属岛屿)及沿岸10英里以内之地,陆地
美国报界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报导述评:以西海岸四大报为例
作者:徐毅嘉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美国报界  旅顺大屠杀  詹姆斯·克里曼 
描述:值的一手新闻报导。总体而言,美国报界对甲午战争的报报导立场严重倾斜于日本方面,对中国则诸多诋毁。战争后期,美国报界对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导越来越多地出现针对日本的“黄祸论”,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文明”形象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近代日本(1853-1895)对华外交思想背景的一个探讨
作者:孙攀河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泽谕吉  中国  文明论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 
描述:应该脱离亚洲,并用西方列强的暴力方法对付中国与朝鲜。仅从“脱亚论”来看,此时的福泽又从亚洲主义者变为帝国主义者。甲申政变后至甲午战争大约十年间的福泽中国观,在对华外交协调论和对抗论之间反复摇摆变化,本文第十
甲午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日本观
作者:韩小林 冯君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中国社会  日本观  李鸿章 
描述:中日是亚洲的近邻,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社会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巨大变化不甚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日观"、"轻日观"、"联日观"以及"防日观"等几种不同性质的日本观,这对以后的中日关系及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午战争成败对日本国民的心理影响:兼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政治基础
作者:谭力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国民心理  军国主义 
描述: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迅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是个历史转折点 ,它不仅把对外扩张从精神酝酿提升到了践履的层面 ,而且由胜出构筑的心理强势 ,渗入到国民意识之中 ,使“天皇的战争”具备
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
作者:苏生文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伊藤博文  甲午战争前夕  陆奥宗光  外交策略  “以夷制夷”  日本政府  清政府  谈判  俄国 
描述: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苏生文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是近代中日两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们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进程。而外交活动又是其至关重要的方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之间
中日长崎事件及其交涉
作者:李忠兴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政府  伍廷芳  日本政府  长崎  北洋舰队  总理衙门  李鸿章  法律途径  中日关系史  朝鲜问题 
描述:略要冲,英、美、俄等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相继插手朝鲜事务。围绕着朝鲜问题,东亚局势顿趋紧张,国际矛盾骤然加深。发生于1886年的中日长崎事件,恰恰置于这一系列矛盾漩涡中,它刺激日本加紧了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步伐。而我们已有的中日关系史论著却对之缺乏应有的重视,故考察长崎事件及其交涉过程,反思其在中日两国产
中日甲午战争人物介绍
作者:戈扬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汝昌  李鸿章  太平军  北洋海军  黄海海战  副将  邓世昌  刘铭传  陈玉成  管带 
描述:1年,清军围攻安庆,太平军再援安庆失利,程率部下三百人降清,丁汝昌同被编入湘军.安庆失陷后,曾国荃使程领开字营,丁汝昌为哨官,授千总.次年,程部拨归淮军,随李鸿章到上海镇压太平军.不久改隶于刘铭传,升营官,领马队.1864年,擢副将,统先锋马队三营,参加镇压东西捻军.同年,闻有“大将避地名”的
甲午战争—— 日本这个民族 一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 甲午战争—— 日本这个民族 一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御日之持久战思想
作者:辜宗秀 李秀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日本  持久战思想 
描述:为后人思索抵御日本侵略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