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83)
期刊文章(419)
会议论文(32)
图书(25)
学位论文(13)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434)
史料集锦 (212)
战争概览 (168)
历史研究 (111)
重要战役 (53)
按年份分组
2014(192)
2012(142)
2011(113)
2010(37)
2008(23)
2004(15)
1999(11)
1995(34)
1994(86)
1961(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978)
从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到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作者:青木信夫 徐苏斌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滨海新区  文化遗产  大沽船坞  总体规划 
描述:干特征;其次,将文物调查数据和中心商务区进行比较,指出文物所在地和中心商务区高度重合的问题;第三,分析以往塘沽总体规划的历程和滨海新区文化定位的重要性.文章的结论是,在世界创意城市的背景下,不仅应该考虑城市的经济定位,更应该从建设之初就考虑其文化定位.
略论甲午中日海战中之丁汝昌
作者:张风翔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汝昌  北洋舰队  李鸿章  清政府  黄海海战  日本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海战  中国海军  海防 
描述:队成军,清政府任丁汝昌为提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北洋舰队拥有铁甲舰4艘,巡洋舰6艘,炮舰6艘,练习舰两艘,总排水量为41800余吨,炮260余门,鱼雷发射管49个,已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海军
甲午海战中的中国鱼雷艇
作者:唐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鱼雷艇  北洋舰队  鱼雷发射管  日本海军  黄海海战  丁汝昌  联合舰队  火炮  西京  甲午海战 
描述:造成致命打击,因此,鱼雷及鱼雷艇的出现,对追求装甲厚度和火炮口径的传统海战战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一本研究北洋舰队的专史
作者:张明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清政府  李鸿章  海军  三十年代  十九世纪  黄海海战  日本侵略  七十年  中日战争 
描述:一个有组织和指挥的体系,尚不能称之为海军。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事件发生之后,为了加强防御,清政府才把组织海军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八七九年向西方购置
“北洋舰队”的两次日本之行
作者:王仕琪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李鸿章  日本警察  丁汝昌  水兵  日本海军  北洋水师  清政府  长崎  朝鲜半岛 
描述:19世纪80年代,朝鲜半岛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国际纠纷,日本、英国、俄国都有占领或控制朝鲜的企图。1884年12月,日本策动"甲申事变",试图推翻当时
甲午海战中的假炮弹
作者:刘青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海战  制造业  洋务派  炮弹  北洋水师  纪晓岚  艺术  纽约时报  布谷鸟  学习 
描述:"洋务派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他们相信大清国显而易见的命运就是,向世界学习一切和艺术、科学、制造业有关的事情。"1879年4
晚清筹办北洋海军时引进军事装备的思路与渠道:从一则李鸿章致克虏伯的署名信谈起
作者:孙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克虏伯  信函  北洋海军  军购  技术引进 
描述:伯等西方军火制造商保持直接的交往,双方相互派员成为北洋引进军事装备和相关技术的重要渠道。
北洋舰队败在养兵无方
作者:彭志文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清政府  黄海大战  日本海军  军舰  中国海军  北洋海军  李鸿章  威海卫  铁甲舰 
描述:20世纪90年代,日本记者伊腾正德在《时事新报》上连载了《联合舰队的覆灭》一书,反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从胜利走向覆灭的历程。其实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海军乃至日本国的强大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东亚另一个海军强国中国海军的没落。
甲午中日陆海决战
作者:戚其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中日两国  平壤  日军  丁汝昌  定远  文史知识  游击队  进攻  清军 
描述:1894年,中日两国宣战后,日本决定按预定计划,先驱逐朝鲜的清军,然后再深入中国本土作战。7月29日,日军向成欢发动进攻,清军败北。主将直隶提督叶志超令馀部绕道朝鲜东海岸北行,与平壤大军会合。一平壤之战平壤之战,这是中日双方在朝鲜的
甲午战败内幕揭秘:主帅逃跑惹的祸?
作者:张程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幕  战败  北洋舰队  济远号  方伯谦  黄海  战场 
描述:第二”相互激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方伯谦注定只能作为一个大反派。解放后,描述甲午黄海海战的电影《甲午风云》上演,电影将方伯谦刻画成自私、懦弱的叛国者,用来衬托邓世昌的高大英伟形象,而方伯谦临阵脱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