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89)
报纸(372)
学位论文(110)
图书(23)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414)
甲午人物 (148)
历史研究 (54)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93)
2012(190)
2011(131)
2010(99)
2009(101)
2001(40)
2000(21)
1998(25)
1990(2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17)
洋务教育思想的践行者———李鸿章
作者:张雯雯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洋务教育思想的践行者———李鸿章
下水管堵住李鸿章享堂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下水管堵住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提前26年预知“八国联军”?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提前26年预知“八国联军”?
1909年震惊世界的枪声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909年震惊世界的枪声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
近代中日两国聘用外籍专家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茂慧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明治政府  外籍专家  聘用  差异 
描述:两国在对洋员的选聘条件及使用管理上也存在差异。(1)洋务派在与洋员签订的合同中,对其权限的规定较为宽泛,且含糊...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作者:董明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  思想启蒙  军事  经济  教育 
描述: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具备了一支与传统的八旗、绿营、水师
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比较(1862-1875年):文士与武士的差异
作者:郭文菁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治中兴  明治维新  文士  武士 
描述:了日本的发展道路,成为其由弱变强的关键。因此,本着追根溯源的目的和以史为鉴的原则,对发生在约略同一时期的这两场决定中日两国历史命运的变革进行比较就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1862——1875年的同治中兴和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发现中国同治中兴的领导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而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则主要是武士阶层。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同治中兴和明治维新改革中领导集团的比较,来揭示其截然不同结局的必然规律。希望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为当今中国跨世纪的变革以及世界的改革趋势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思想。
洋务运动时期和资产阶级改良、革命运动时期的翻译出版
作者:刘亮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阐述了两时期翻译出版的情况,较详尽地介绍了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教会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情况和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时期改良派的早期翻译出版、改良和革命影响下
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作者:孙凯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思想  外须和戎  内须变法  以夷制夷 
描述:谋国的元老重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毁者则贬之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可谓“盖棺”而“论者犹未定也”。笔者以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实际和李鸿章的外交实践为依据,着重就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主客观依据、“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具体内涵、外交实践的成败得失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阐明自己的一孔之见。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年代,大清帝国内部危机四伏,主权迅速沦丧,综合国力与西方列强差距甚大,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他认为,中国要想转危为安,转弱为强,必须“忍小忿”而力保和局,然后学习西方,取法自强,从而形成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另外,儒家思想和曾国藩对他的影响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所谓“和好”局面,使他认为“洋人可以信义笼络”,发挥其长为我所用,也为他“外...
刘公岛 走进甲午海战历史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刘公岛 走进甲午海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