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外交体制研究(1861-1901年)—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
-
作者:吉正芬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外交体制 总理衙门 北洋大臣 李鸿章
-
描述:清外交体制经历了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一演变同时也反映了晚清外交观念从夷务—洋务—外务的一个转变过程。
本文主要探讨的重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考察总理衙门设置的缘起,简述清代早期的对外关系,及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设立总理衙门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总理衙门外交权责的分配及其运作方式。其二,论述北洋通商大臣权责的演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外交职掌范围及其与总理衙门的关系。其三,论述晚清外交权利结构的二元性特征—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在外交上的合作与竞争。因奕訢文祥与李鸿章的合作关系,使得二者的合作达到高峰,其后,文祥去世,奕訢遭受打击,被逐出总理衙门,总署权力下降,沦为—备咨询的顾问机构,北洋大臣李鸿章独掌对外交涉。在李鸿章下台后,清廷外交又短暂地回复到督抚外交的局面,直至外务部的成立,才结束了晚清外交权力机构混乱、政出多门的局面。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晚清外交体制的演变长达40年,其间形成的外交权力重心双元化对晚清对外交涉的影响,致使总理衙门和北洋大臣处理外交事务都没有独立的主导权,相互受到牵制。晚清外交失利,固然与清朝的国势有关,但这种外交机构权责分配的混乱,外交体制的落后,导致的对外交涉时政策的反复与被动,则不是一句“弱国外交”可以修饰的。
-
淮系集团与晚清政治
-
作者:翁飞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晚清政治 淮系集团 李鸿章
-
描述:淮系集团与晚清政治
-
李鸿章与清末的“联俄制日”
-
作者:赵亚丽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以夷制夷” 李鸿章 “联俄制日” 《中俄密约》 东三省交涉
-
描述:进行探讨和论述;并尽量对
有关事件做出比较清楚的阐述和说明,力争使评论客观和公正,争取
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模糊认识给予澄清。
-
李鸿章的中日结盟观
-
作者:武雪彬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日本 结盟
-
描述:日外交之路。但在实践中其对日结盟观却屡次被日本打破,中日冲突不断。李鸿章在妥协退让、息事宁人的消极对日结盟观指导下加以处置,这反而助长了日本的肆意妄为。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日益明显化,琉球丧失,李鸿章的结盟观产生了动摇。经朝鲜壬午兵变、甲申政变,李鸿章开始积极防御日本。《天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李鸿章对日结盟观的最终瓦解。李鸿章的对日结盟观不但没有使中日结盟得以实现,反而加速了中日安全困境的形成。
-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甲午战后中国外交(1895—1899年)
-
作者:孙昉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联俄拒日 联盟 日英 战后中国 清政府 外交政策 地方督抚 李鸿章 借款 政府外交 政治 过程 中俄密约 戊戌政变 民间社会 俄国 在华利益 三国干涉还辽 影响 因素
-
描述: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甲午战后中国外交(1895—1899年)
-
李鸿章形象研究
-
作者:高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李鸿章形象 历史人物评价
-
描述:认为影响李鸿章形象的因素有三个,政治因素、价值观变化和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变化,并逐一进行了较深刻地分析。结语探讨了李鸿章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不忘国耻:岁月峥嵘
-
作者:姚明发著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史料
-
描述:不忘国耻:岁月峥嵘
-
威海甲午战争遗址
-
作者:柯平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史料
-
描述:威海甲午战争遗址
-
甲午战争与翁同龢
-
作者: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合编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图书
-
描述:甲午战争与翁同龢
-
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
-
作者:马昌华编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图书
-
描述: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