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8)
报纸(377)
学位论文(109)
会议论文(23)
图书(19)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395)
甲午人物 (124)
历史研究 (34)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46)
2013(89)
2012(190)
2011(129)
2010(94)
2009(95)
2008(78)
2006(58)
1996(36)
1982(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56)
日本明治维新与幕府维新
作者:张剑锋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与幕府维新
明治维新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传承
作者:姜长斌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治维新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传承
晚清王朝之殇(24)——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24)——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晚清王朝之殇(73)——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73)——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作者:孙凯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思想  外须和戎  内须变法  以夷制夷 
描述:谋国的元老重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毁者则贬之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可谓“盖棺”而“论者犹未定也”。笔者以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实际和李鸿章的外交实践为依据,着重就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主客观依据、“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具体内涵、外交实践的成败得失等问题进行剖析,从而阐明自己的一孔之见。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年代,大清帝国内部危机四伏,主权迅速沦丧,综合国力与西方列强差距甚大,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他认为,中国要想转危为安,转弱为强,必须“忍小忿”而力保和局,然后学习西方,取法自强,从而形成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另外,儒家思想和曾国藩对他的影响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所谓“和好”局面,使他认为“洋人可以信义笼络”,发挥其长为我所用,也为他“外...
从北洋水师惨败看企业“三基”管理
作者:姚耀富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北洋水师惨败看企业“三基”管理
从“明治维新”到“昭和维新”重看日本
作者:韩毓海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明治维新”到“昭和维新”重看日本
从大沼枕山的诗看明治维新
作者:暂无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大沼枕山的诗看明治维新
晚清王朝之殇(34)——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34)——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晚清王朝之殇(20)——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20)——晚清洋务运动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