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85)
期刊文章(1583)
学位论文(106)
图书(76)
会议论文(29)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16)
战争概览 (220)
历史研究 (104)
重要战役 (37)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2(339)
2011(467)
2010(305)
2009(308)
2008(250)
2007(121)
2003(91)
2002(43)
2001(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83)
李鸿章 连跪三天向母赔罪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 连跪三天向母赔罪
“泱泱大国”何以败北: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
作者:李柏田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李鸿章  消极防御  辽东半岛  中日战争  清军  中国近代史  泱泱  中日两国  丰岛海战 
描述:惨烈悲壮的甲午中日战争虽已过去100年,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那是一场“泱泱大国”同“撮尔小国”之间的生死大博斗。然而,战争的结果却是“大国”败北,“小国”胜利。何以如此?除了通常所说的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以及主和派的妥协退让等主要因素外,在战场上还有以下一些因素不容忽视。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作者:秦呈思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十九世纪  德川幕府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危机  日本社会  统治  主要内容  封建残余 
描述: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伹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二、重点、难点重点:武装倒幕和明洽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性质。难点:明治维新的性质。三、教学用具《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放大挂图。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学期我们讲过古代日本,其中提到幕府统治,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什么叫幕府统治?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小结,导入新课)由于封建混战的频繁,地方上逐渐形成势力强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首领将军的政厅叫
丁汝昌不是“宁死不降”的抗敌将领
作者:张凤翔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汝昌  威海卫  降敌 
描述:笔者研读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威海卫北洋舰队兵败降敌的有关史料,认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先于1895年2月12日午前8时致归降书于日军,尔后于该日午夜服毒自尽.是否把他当作抗击日寇侵略“宁死不降”的爱国将领加以颂扬,有待商榷.
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作者:舟欲行 黄传会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海军  李鸿章  丁汝昌  慈禧太后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海防  邓世昌  军队  方伯谦  洋务运动 
描述:筹议”,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步伐终于加快,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这支军队拥有相当高的近代化水平,总吨位在世界名列第四,在亚洲名列第一,其大部分军舰的主官接受过严格的欧式海军教育。但这支军队本身也蕴涵了不可克服的矛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惨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以失败告终,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伤痛和严肃的课题。
丁汝昌事迹辨正
作者:夏中南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汝昌  李鸿章  北洋舰队  威海卫防御战 
描述:通过对丁汝昌提督北洋水师 ,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自尽于提督任上这段时间的史料进行梳理 ,来重新探讨丁汝昌对旅顺、威海之失的责任问题 ,并对其“杀身”作出重新的价值评定。
纪录片对历史的评价要谨慎
作者:刘存宽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录片  北洋舰队  李鸿章  丁汝昌  少年儿童  威海卫  百科全书  联合舰队  日本陆军  历史教科书 
描述:纪录片对历史的评价要谨慎
北洋舰队两次出访日本风波
作者:史春林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舰队  李鸿章  丁汝昌  水兵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警察  朝鲜  冲突  长崎  镇远 
描述:北洋舰队两次出访日本风波
一桩晚清往事的发现:李鸿章与夏威夷国王的天津会晤
作者:泽巽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夏威夷  卡瓦  直隶总督  天津  菜单  北洋大臣  戴维  访问  中国 
描述:卡瓦在周游世界的途中,访问了中国的上海、天津和香港,在天津逗留了四天时间,受到直隶总督李鸿章的盛情款待。但一直以来,这段历史从未被提起过。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田锡富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之洞  李鸿章  清政府  中日战争  清朝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避战求和  坚持抗战  日本政府  刘坤一 
描述:。但日本政府借口改革内政不但不撤军,反而一再增派军队。这时清政府还不作战争准备,反而去乞求欧美各国出面调处,梦想利用第三者迫日本从朝鲜撤军。7月1日,北洋大臣李鸿章还转奏俄使称日决不先犯中国z。战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