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争前中日关系之变化
-
作者:郭海燕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巨文岛事件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 《天津条约》
-
描述:体制的较量。以巨文岛事件为契机,《天津条约》签订后中日在朝鲜对等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中国掌控东亚外交主动权,日本孤立被动的格局。中国成功地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强化了中朝宗属体制,将《天津条约》签订后
-
甲午战争以后七七事变以前之爱国文学
-
作者:陈易国
年份:193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甲午战争以后七七事变以前之爱国文学
-
试论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
-
作者:苑书义
年份:195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 宗主权 自卫战争 日本 劳动人民 正义 社会力量 侵略战争
-
描述:全面的。列宁说:“战争底性质是由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策(战争是政策底继续),是由哪一阶级为了什么目的才进行战争的事实来决定的。”(注2)我们知道,中国抗战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政府;一种是劳动人民。这两种社会力量的利益是不同
-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朝鲜农民军的抗日斗争
-
作者:柳树人
年份:195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朝鲜农民军的抗日斗争
-
“泱泱大国”何以败北: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
-
作者:李柏田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李鸿章 消极防御 辽东半岛 中日战争 清军 中国近代史 泱泱 中日两国 丰岛海战
-
描述:惨烈悲壮的甲午中日战争虽已过去100年,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那是一场“泱泱大国”同“撮尔小国”之间的生死大博斗。然而,战争的结果却是“大国”败北,“小国”胜利。何以如此?除了通常所说的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以及主和派的妥协退让等主要因素外,在战场上还有以下一些因素不容忽视。
-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准备
-
作者:马冠武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课堂讨论 抗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华 抗战胜利 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
-
描述:本文主要是总结本题的课堂讨论中,如何配合重大的纪念活动,选择好讨论的主题及如何组织指导好这次课堂讨论的深入开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甲午战争前后黄遵宪的日本观
-
作者:陈铮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杂事诗》 甲午战争前 日本观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国志》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 《马关条约》 田舍
-
描述:,对外实行开放,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得到相当的发展。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引起了一批放眼世界、立志改革的中国人的注视。黄遵宪就是从十九世纪七
-
海军学术的视角与近代海防的理论和实践: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方坤 张炜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海战 李鸿章 研讨会综述 海防思想 北洋舰队 中国海军 理论和实践 海防建设 近代化 中国近代
-
描述:海军学术的视角与近代海防的理论和实践──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方坤,张炜1994年8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联合发起主办的"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
-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
作者:董灏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 威海卫 北洋舰队 民族英雄 日本 侵略中国 黄海大战 甲午战争
-
描述: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3)民族的光环与污点: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时期杰出的民族英雄。清政府腐朽没落、决策集团妥协退让、军备废弛,使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4)教训:①和平崛起,振兴中华;②政通人和,拒绝腐败,建立威武之师;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④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避免中日战争。本课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历史重现(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常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大繁荣的盛世景象,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进入近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让...
-
甲午海战中的中国鱼雷艇
-
作者:唐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鱼雷艇 北洋舰队 鱼雷发射管 日本海军 黄海海战 丁汝昌 联合舰队 火炮 西京 甲午海战
-
描述:造成致命打击,因此,鱼雷及鱼雷艇的出现,对追求装甲厚度和火炮口径的传统海战战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