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0)
期刊文章(92)
学位论文(10)
图书(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290)
历史研究 (16)
战争概览 (14)
重要战役 (5)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1(120)
2010(14)
2009(17)
2008(8)
2007(7)
1986(1)
1985(2)
1980(2)
194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8)
未发表的李鸿章书信147件(三续)-自第38件至第70件
作者: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供稿  年份:195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未发表的李鸿章书信147件(三续)-自第38件至第70件
纸币与白银:明治维新后日本与明清中国货币体制之比较
作者:张光 汤金旭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明清  货币  纸币  白银 
描述: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现代金融体的六个要件的建设,其改革力度和成效之大,堪称一场金融革命。反观明清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的晚清中国,始终以受制于外国白银来解决国家的货币供给问题,其货币体系既不"经济"、又无"效率"。中日两国在货币体系建设上的差距,乃是它们在西方列强炮舰外交下被迫开埠后不同国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代日本自我认知结构的嬗变:以明治维新前后为中心
作者:王长汶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  自我  等级秩序  启蒙运动  文明开化 
描述:诸方面的变迁,深入分析社会存在对社会心理及其意识形式的决定性影响,探寻日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变革的阵痛中所沿袭保留的根深蒂固的历史继承性。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革及其转向
作者:王光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自由  权利  现代化 
描述: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迁是一个被持续地纳入现代性的知识系统之中和不断做出回应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它大致展现出三种变迁模式。思想家们在探索过程里,其理论倾向逐渐发生改变,并最终完成了从关注"国家""民族"等宏大叙事转向对个体问题的关切;从注重政治现实转入关注政治知识的理论转变。
中日关系: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冯昭奎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关系  脱亚入欧  重返亚洲 
描述:国形象"不是随着中国的发展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差,日本国民的"对华好感度"降到了复交以来的最低点,中日建交四十而惑,中日关系正面临严峻的危机和风险。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在本质上,取决于一个半世纪前"脱亚入欧"的日本,能否超越冷战思维和民族主义的情感纠结,诚心诚意地"重返亚洲"。"返亚"可能给日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历史的回顾:海内外关于洋务运动的研究及其争议
作者:李爽 沈德良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洋务运动  研究  资本主义 
描述: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为目的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进步运动,为中国开创近代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西文化在不断冲突和整合的特殊阶段。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课程及教学
作者:雒艳芳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  外语课程  外语教学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是我国外语课程正式形成的时期,洋务学堂的开办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外语课程正式形成的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有助于给我国现在的外语课程方面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论同文馆之争与洋务运动的困境
作者:胡联洋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文馆之争  洋务运动  困境 
描述:对洋务运动的阻碍。虽然从表面上看争论以洋务派的胜利告终,但是这次争论反映了在晚清政治背景下,洋务派在深入推进洋务运动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强大阻力。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作者:侯耀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留学教育  科技知识  人才培养 
描述: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浅析清末戊成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作者:刘孝亮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描述: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两者在前提条件,方法、途径上的不同,再进一步透过两者变革的外在表象,较深层次剖析二者在改革目的和历史作用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最后得出麻木地照抄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脱离中国的实际的变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