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0)
期刊文章(158)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18)
战争概览 (23)
历史研究 (16)
重要战役 (9)
史料集锦 (4)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3(9)
2011(64)
2010(17)
2009(17)
2008(10)
2005(3)
1999(5)
1994(21)
198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70)
李鸿章:第一个到国外看球的中国官员
作者:北晚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官员  李鸿章  国外  足球赛  洋务派  清政府  国人 
描述:如今,国人出国观球已屡见不鲜,不过,中国官员第一个到国外去看球赛,大概非李鸿章莫属了。清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清政府的洋务派李鸿章,作为皇帝的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访问英国,在伦敦被视为上宾款待,优礼有加。李鸿章访英期间,主人邀请他去看一场足球赛。
甲午战后沙俄攫夺中东、芦汉、正太铁路的阴谋(1895—1898)
作者:李安庆  年份:197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伯利亚铁路  清政府  帝国主义  修筑铁路  李鸿章  道胜  中东路  沙皇俄国  沙俄  列宁 
描述:列宁在1920年揭露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修筑铁路时,深刻地指出:“建筑铁路似乎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的、民主的、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事业。……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线索象千丝万缕的密网,把这种事业同整个生产资料私有制联系在一起,把这种建筑事业
李鸿章洋务思想论略
作者:郭江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洋务  思想 
描述:用。随着李鸿章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进而又提出了"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观点,注重人才培养。李鸿章的这些思想虽有直接服务于他自己的洋务事业,有其为巩固清王朝统治的局限性,不能与后来的维新思想相比。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在当时的中国,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仍有其积极性和进步性。
"李鸿章率员参加奥运会说"考
作者:李扬帆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奥运会  李鸿章  19世纪末 
描述:民间曾经盛传:大清国重臣李鸿章曾亲自带员参加过19世纪末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此说也曾见诸一些正式出版的文字。那么,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在此,历史将给出真实的答案。
东清铁路修建前后李鸿章收受贿赂考
作者:陈昭明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俄国  中国  铁路  贿赂  李鸿章 
描述:记载,说法众多。本文试图通过最新的历史资料,弥补某些史料中的不足,以飨读者。
评李鸿章对日和局外交思想
作者:王香莲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  和局外交思想 
描述:李鸿章对日本的外交活动是受制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其外交实践虽有卖国之嫌,对中国造成了一些不可估量的历史损失。但站在外交这一视角,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之,不难发现,李鸿章对日交涉实践亦不失有务实的成分,迎合了是时的国情。
李鸿章的经济思想与革新举措
作者:张俊利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经济思想  革新措施 
描述: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带头人,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清政府军事、经济、外交、政治等领域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和革新举措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鸿章“自由”化
作者:雪耳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共和国  法国人  法兰西  君主国  总统  官民关系  民主  中国  自由 
描述:初春的风依然料峭,尤其是在纽约哈德逊河的入海口。能在寒风中依然挺拔矗立的,只有她——一手拿着独立宣言、一手高擎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她一直这样站立着,迎接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
《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
作者:张春丽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  李鸿章  近代化思想 
描述:面对强敌,为了维护封建的清王朝,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一些有关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即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近代矿业,重视近代教育事业。他的思想虽然没有使当时的清王朝摆脱困境,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体现了他本人的近代化。
末代王朝没落的缩影——李鸿章:读《李鸿章传》
作者:戴巧明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师从于康有为,曾协助康有为编校《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曾任《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编务,后任《时务报》主编,期间发表大量论文,包括《变法通议》,“通邑大都,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政变发生后,流亡日本,于横滨发刊《清议报》,1902年,创刊《新民丛报》,同时大量创作了新的著作,井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著作颇丰,本书是他20多岁时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