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67)
报纸(771)
学位论文(101)
会议论文(40)
图书(40)
图片(4)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89)
战争概览 (402)
甲午人物 (339)
重要战役 (69)
史料集锦 (25)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2(133)
2011(114)
2010(108)
2008(137)
2004(46)
2002(41)
2001(36)
2000(28)
1992(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4)
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多种形式纪念“甲午战争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多种形式纪念“甲午战争
黄大炜用音乐诠释甲午战争
作者:暂无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黄大炜用音乐诠释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前45天的晚清外交
作者:金佳博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李鸿章  以夷制夷  晚清外交 
描述:备。
日本宣传战操控甲午战争风向
作者:雪珥 黄薇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外交  宣传战  日本人  中国政府  西方记者  西方媒体  新闻策划  朝鲜  旅顺大屠杀 
描述:日本军方同意西方媒体随军,随军记者达114名之多,另外还做了很多新闻策划,而中国不仅不允许随军采访,两个西方记者因错走到中方阵线还被砍了头。结果甲午战争中的第三方报道,对中国极为不利
从“白村江海战”和“甲午战争中日不同的对外政策
作者:贾莉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村江海战  甲午战争  对外政策 
描述:白村江海战与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分别在唐朝与清朝末期发生的两场战争。通过对白村江战役和甲午战争的分析比较,透视中日两国分别对战胜自己的国家所采取的不同的对外政策,并据此分析在不同态度和政策的影响对两国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外扩思潮
作者:吴丽华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朝鲜  思潮 
描述:日本的外扩思潮,从幕末形成至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一直是日本社会思想的主流。而"朝鲜独立论"和"满洲征服论"自始至终是日本朝野一致的认同,他们为此而竭尽全力大肆鼓吹,最终为一手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从而达到占领辽东半岛、吞并朝鲜的目的。"朝鲜独立论"和"满洲征服论"是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基础。
略论甲午战争陆路战场清军后勤问题
作者:龙汉武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中日战争  武器装备  清政府  清军  洋务运动  光绪帝  勤问  战争爆发 
描述:甲午战争中清军陆路战场的失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清军在后勤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战争期间,清军军费短缺,武器装备落后,运输能力不足和通讯作用有限,使其在对日作战中处于十分不利
北洋海军将领群体自杀研究
作者:姜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洋海军  高级将领  群体式自杀  晚清 
描述:的自杀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北洋海军高级将领这一群体的特点与其成员自杀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自北洋海军成军之日起,其内部力量就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特别是闽籍将领与非闽籍将领之间矛盾尖锐,各成员之间没有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纽带,致使群体的力量没有起到有效的遏制自杀的作用。其次,北洋海军高级将领消极的应对这场战争的心态与这些将领的自杀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此外,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北洋海军将领是一个倍受社会各界所重视的群体,而通常情况下,军队中受重视程度越高的群体其自杀率越高。另外,在这些将领自杀后,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依据自身的利益和知识学背景对自杀者本人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构,并且赋予了其不同的社会意义。这种建构及其社会意义的赋予,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出了晚清民初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北洋海军成军特色;北洋海军将领的心态剖析;社会不同群体对这些自杀将领形象的建构及其社会意义赋予等几个环节的探讨,切入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结合部,以期能对群体式自杀研究有所推动。
李鸿章 “裱糊匠”的慷慨与悲凉
作者:李金山编著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李鸿章(1823-1901)-生平事迹 
描述:李鸿章 “裱糊匠”的慷慨与悲凉
艰难的起步——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原因初探
作者:许丹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留美幼童  洋务运动  容闳  基督教  “中体西用”观 
描述:章分析了留美幼童计划夭折的原因。一是幼童在美的成长变化引起肄业局委员的不满,二是容闳在地位和思想上与肄业局其他委员的差距,三是宗教的问题,四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第三章通过对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提出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保留其精髓,也要承认它的流动性;对待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应持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最后,谈了本选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