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学位论文(109)
报纸(32)
图书(10)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34)
甲午人物 (87)
历史研究 (63)
史料集锦 (16)
重要战役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3(22)
2012(27)
2011(19)
2009(24)
2007(14)
2006(16)
2005(9)
1996(4)
193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2)
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作者:王艳华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多元一体  中体西用  洋务派  洋务运动  文化发展 
描述: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重新审视“中体西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多元一体”文化模式,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有裨益。 除了序言和结论部分外,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模式为“多元一体”。在此基础上,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发展,一次又一次形成鼎盛局面。 第二部分为“中体西用”是“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的运用。主要从“中体西用”模式的产生、内涵,以及“中体西用”模式指导下的洋务运动的开展来看,“中体西用”是“多元一体”文化模式的运用。 第三部分为“中体西用”在贯彻“多元一体”文化模式中的误区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体”的文化凝聚核心作用衰退,成为“西用”进入中华文化的障碍。二是“中体”在吸取“西用”之后,并没有促进自身的进化,而以“中体”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也没有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文化体。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作者:郭联想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移植  策略  法律规范  司法制度  法律教育 
描述:位一体的、整体的、渐进的移植策略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重要影响。其后分别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规范、司法制度以及移植司法制度运作的主体的辅助手段——法律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三者在移植过程中的各自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成败进行评价,进一步得出对我国当代法律改革的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
作者:周继仁编著  年份:195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描述:甲午中日战争
李鸿章为人处世的方圆经
作者:史明月编著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打造魅力制胜官场、“慎”行天下好为官、官场巧为人必须要深谙世事、官场为人之本在于平
甲午战争与中国人民对救国真理的探求
作者:戚其章  年份:198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战争与中国人民对救国真理的探求
黄大炜用音乐诠释甲午战争
作者:暂无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黄大炜用音乐诠释甲午战争
中部崛起武汉先行
作者:龙清泉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部崛起  武汉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  世界经济发展  门户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  资本主义萌芽  沿海  国民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中国外贸  洋务运动  特大城市  两头在外  经济起飞  国际经济  工业基地  高速增长  东部地区 
描述:武汉不断拉开与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两头在外”促使沿海迅速崛起,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既促进中国经济起飞,又促进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GDP长达20多年高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年年高达2位数,使中国同美国一起连续几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件。正是对外贸易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外贸额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攀高。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500亿美元之巨,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大陆中国的世纪海权之梦 再讑甲午战争
作者:杨温利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大陆中国的世纪海权之梦 再讑甲午战争
话说旅顺万忠墓——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年祭
作者:梁恩宝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旅顺口  大屠杀  日本侵略军  日本帝国主义  人民警察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近代史  战略地位 
描述:映之中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这就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殉难同
论甲午战争中清日陆军鏖战平壤
作者:杨岸昭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朝  日本  朝鲜  甲午战争  平壤战役 
描述:鲜,为了达到出兵的目的,日本使用外交讹诈手段,怂恿中国出兵朝鲜助剿,并表明自己“并无他意”。清军在收到朝鲜政府的请兵公文后派兵入朝助剿。而日本虽未受到朝鲜政府的请求,却以保护使馆商民为借口,不顾朝鲜政府的反对和阻拦,也强行派兵入朝。 当中日派兵进入朝鲜后,朝鲜甲午农民起义军已同朝鲜政府达成协议,起义得到了平息,而当时中日军队仍驻在朝鲜,尤其是日本仍在陆续向朝鲜增兵。朝鲜统治者感到日本居心叵测,以为只要清朝撤兵,日本便再无理由驻扎朝鲜,便请求中国撤兵。中国见起义得到平息,也准备撤兵回国,便答应朝鲜同日本商量共同撤军。但日本却不同意撤军,反而继续增兵朝鲜。围绕撤兵问题,中日双方展开了多次交涉,但日方以各种理由拒绝,并于6月22日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一次绝交书”。 日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提出清日“共同改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