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3)
期刊文章(29)
学位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45)
历史研究 (23)
战争概览 (11)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1(7)
2010(8)
2009(14)
2008(5)
2006(1)
2005(4)
1992(1)
1978(1)
195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2)
甲午战争前沙俄阴谋出兵三万袭取兰州
作者:轶名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前沙俄阴谋出兵三万袭取兰州
对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甲午战争部分的解析、设计与思考
作者:张华影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必修一  课程标准  甲午战争 
描述:,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对此事件的描述并不尽一致。本文主要就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联系学术界对教科书上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教学内容适应教学实际,使学术界的新观点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861--1905年沙俄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作者:贾晋坤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沙俄  朝鲜半岛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描述:改革以来沙俄对朝鲜半岛的试探性扩张,到甲午战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不断扩大,再到日俄战争后俄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作一探讨,考察近代俄国对朝政策的缘起、发展、演变及其后果,以期对当代朝鲜问题的来龙去脉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共包括引言、正文三个章节以及结语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论述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正文第一章主要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被迫进行农奴制改革,从而走上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对原料产地以及销售市场的渴求使其转变其传统的外交场所,开始了向中亚以及远东地区的扩张。而此时的朝鲜半岛也面临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国的危难形势,相对于日、英、美等国在该地业已形成的优势,沙俄显然已经是一个迟来者了。正文第二章主要论述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退出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异军突起的日本对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造成威胁。以“三国干涉还辽”为标志,沙俄全面介入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此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外交手段,沙俄逐步取得了同日本在朝对等的政治优势,日俄矛盾随即成为主导东北亚局势的主要矛盾。正文第三章主要论述日俄战争前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争夺。日本的迅速崛起以及日英同盟的形成,对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造成重大威胁。日俄战争爆发后,由于俄国轻敌、后勤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造成了沙俄的惨败,并退出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结语部分总结了沙俄在这一历史时期对朝鲜半岛的争夺,分析了其最终退出对朝争夺的原因。浓厚的封建残余,畸形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使其无法仿照英法一样在全球推行殖民扩张,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复杂性,使其传统的军事扩张遭到重创。本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当代朝鲜问题的发生与发展颇有裨益。
“普天忠愤”铸诗魂:论甲午战争爱国诗潮
作者:魏中林 宁夏江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爱国诗潮  救亡图存  普天忠愤 
描述:潮流。甲午战争爱国诗歌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尽管在艺术锤炼上还略有遗憾,却尽到了文学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洋务运动中的北洋海军
作者:郑云山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洋务运动中的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期间美国的侵华政策
作者:卿汝楫  年份:195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朝鲜  日本人  亚洲人  满清  清政府  美国  侵略中国  太平洋  侵华政策 
描述:军队战无不败,乃不得不请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出来调停.满清派遣李鸿章为全
《再见甲午》:以独特视角反思甲午战争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再见甲午》:以独特视角反思甲午战争
日本财阀治理
作者:滕新凤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财阀  家族宪章  多下属体系  控股公司 
描述:的工业化国家。当今大多数世界一流的日本大公司都起源于战前的财阀。研究日本的财阀对理解当今日本模式的公司治理有重大的意义。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阶段,研究财阀的治理,对如何借鉴日本财阀
论甲午威海之战中国军队战败的原因
作者:王国洪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汝昌  北洋海军  刘公岛  中国军队  清军  北洋舰队  清政府  中日战争  李鸿章  章高元 
描述:为是北洋海军实行的消极防御方针的结果,也有的论者认为是威海陆路防守不力所致.笔者不揣冒昧,也谈点自己的一孔之见.
薛福成研究
作者:黄树生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薛福成  晚清  洋务运动  思想  文学评论 
描述: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他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早年怀抱“匡时济世”的雄心,以文章和见识崭露头角,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旋又应邀进入北洋戎幕,追随李鸿章办理洋务有年,以通达“时务”、力主变法称名朝野;中法战争期间出任浙江宁绍台道,因筹防抗敌政绩卓著,被擢为湖南按察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通晓“洋务”著名的薛福成,钦命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他在对西欧各国的政俗民情进行悉心考察的过程中,还致力于“收利权于西国,念流寓于南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外侨胞的利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难能可贵的是,薛福成不仅是一位忠于职守、兴利除弊、政声卓著的能员干吏,而且还是个敢于直面丧权辱国之痛、积极进取,以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改革思想家。他几乎全程亲历了洋务运动,在为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