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17)
报纸(643)
学位论文(92)
会议论文(36)
图书(29)
图片(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77)
甲午人物 (255)
战争概览 (195)
重要战役 (68)
史料集锦 (26)
按年份分组
2014(517)
2013(88)
2012(113)
2011(87)
2009(65)
2008(72)
1997(32)
1995(66)
1994(126)
1988(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21)
读史札记:读石泉教授《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有感
作者:郝嘉敏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晚清政局  读后感 
描述:,因而神州上下,一时扬言纷纷,吾国之政治思想乃至民风世俗,乃趋于激进。故欲研究近代以来吾国之历史,实不可忽略甲午之战也。
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
作者:沈远持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海防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
甲午战争:第一堂课
作者:彭治国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第一堂课  北洋舰队  日本政府  中法战争  朝鲜  李鸿章  联合舰队  战舰  刘公岛 
描述:是的,就是这个日本,给中国人上了很多次生动的课。近代以前,我们是老师,他是个好学生。到了近代,他翻身变成老师,我们成了学生。本文将要说的,是这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甲午战争
中日文化差异与甲午战争的结局
作者:田梅英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文化  保守封闭  克制内向 
描述: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制约了中国近代化的速度和深度;文化的和平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政府对日侵略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以致于在战争中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专制结构下的文化严密而整齐,克制而内向,绝对的权力集中与缺乏监督的内在机制,直接导致了甲午战败.
再现甲午战争后的日本“中国”:《东亚时论》复刻版在日本出版
作者:戴宇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亚同文会  甲午战争  中国  东亚国家  时论  近代日本  图书馆  出版  刻版  西方列强 
描述:日本近代涉华团体东亚同文会的机关杂志《东亚时论》由日本るまに(YUMANI)书房于2010年7月复刻出版。日本的《东奥日报》(8月20日)、《每日新闻》(11月2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据《东奥日报》报道,《东亚时论》复刻出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藏有此杂志的图书馆极少,即使有藏本也是残缺不全,多有散佚。
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作者:米庆余  年份:197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沙皇俄国  朝鲜问题  日本政府  沙俄  中日战争  沙皇政府  帝国主义  公使  中日两国 
描述:煞这一历史问题的真相。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现代化的国际比较:从甲午战争看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
作者:王威海 单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现代化  国家发展  国际竞争 
描述: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因素。正是这些方面的缺陷使清政府在推行其外交政策时捉襟见肘。在变换不定的国际环境中,小国可以迅速积蓄起一定的能量从而"乘势而起",大国的崛起则需要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海军学术的视角与近代海防的理论和实践: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方坤 张炜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海战  李鸿章  研讨会综述  海防思想  北洋舰队  中国海军  理论和实践  海防建设  近代化  中国近代 
描述:海军学术的视角与近代海防的理论和实践──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方坤,张炜1994年8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联合发起主办的"纪念甲午海战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
十年来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孙占元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  北洋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海战  李鸿章  洋务运动  黄海海战  周年纪念  中国近代史 
描述: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孙克复、关捷的《甲年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孙克复、关捷主编的《甲午
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若干因素
作者:杨志云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方针  北洋舰队  日本  兵力  万国公法  “以夷制夷”  和平解决  甲午战争  俄国 
描述:甲午战争中,北洋大臣、参战清军统帅李鸿章不主战反主和。长期以来,史学界多以为李氏此举是为迎合太后心理,保存自己实力。笔者认为不然,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有多方面的更深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