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7)
学位论文(108)
报纸(15)
图书(11)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27)
甲午人物 (89)
历史研究 (50)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3(22)
2012(22)
2011(20)
2008(11)
2007(14)
2002(8)
1996(4)
1988(4)
193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7)
《走向共和》拔高李鸿章?
作者:暂无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走向共和》拔高李鸿章?
第三章 慈禧和李鸿章绯闻满天飞(18)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第三章 慈禧和李鸿章绯闻满天飞(18)
巢湖李鸿章当铺屋顶坍塌-年久失修,连遭阴雨:“江淮第一当铺”急需维修保护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巢湖李鸿章当铺屋顶坍塌-年久失修,连遭阴雨:“江淮第一当铺”急需维修保护
1870-1896年李鸿章对日、俄政策演变及得失
作者:韩鹏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对日  俄外交  《天津条约》  《中俄密约》  历史影响 
描述:深远的影响。本文分五个部分重点论述了李鸿章在对日、俄外交中的政策及演变的过程。通过论述李鸿章对中、日、俄外交关系的处理,分析他在日、俄外交方面的得失。第一部分,对日外交是李鸿章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活动,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李鸿章为什么关注日本,进而希望和日本联合的问题,最后通过《中日修好条约》确立了同日本的外交联合。第二、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李鸿章对日本政策的演变及失败以及联俄政策的确立。李鸿章同日本的外交,经历了由最初的积极联合到后来的消极应付,再到最后的尽力遏制日本对华的侵略,并随着中日《天津条约》的签订而终结。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清政府的威胁日益加剧,李鸿章开始寻求外部势力遏制日本在华的进一步侵略,俄国在这个时期的适时表现坚定了李鸿章联俄的信心,《中俄密约》的签订标志着中俄联合的确立。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李鸿章联俄政策的发展及失败。由于俄国的外交欺骗,再加上李鸿章自身能力的不足,最后签订的《中俄密约》无疑是加强了俄国在东北的侵略,而清政府除了丧失主权什么也没有得到。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李鸿章在同日、俄外交中的得失特别强调了在这两次外交联合中失败是主要的结果。通过失败揭示出李鸿章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儒生”在对外交往中的局限性,反映了封建的政治制度是不可能和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相抗衡的。通过这两次外交活动看到李鸿章外交活动失败的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总之,李鸿章在同日、俄的外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维护了清政府的某些利益。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李鸿章对日、俄的外交政策最后都不可救药的失败了,这种失败严重地影响了晚清的政局,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他的功过是非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反思的。
下关有条“李鸿章小道”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下关有条“李鸿章小道”
有闲情,看看李鸿章爱妾家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有闲情,看看李鸿章爱妾家
全国10座李鸿章祠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1960年被改建为辛稼轩纪念祠文史专家呼吁恢复李公祠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全国10座李鸿章祠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1960年被改建为辛稼轩纪念祠文史专家呼吁恢复李公祠
邓世昌的工资单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邓世昌的工资单
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
作者:宫兰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经世致用  国际法  国家主权 
描述:他国家的关系,而西方已经开始把国际法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其次,挖掘李鸿章国际法思想产生的根源:儒家传统经世致用思想,促使李鸿章形成了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寻求自强之道的现实主义外交,这成为他积极学习和运用国际法原动力。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可以概括为:主权原则、遵守条约原则、均势原则。再次,阐述李鸿章运用其国际法的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裁撤常胜军,处理滇案,保护华工人权,中法关系,中日关系等。结论是李鸿章国际法思想的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对中国近代国家关系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