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0)
期刊文章(40)
学位论文(6)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78)
战争概览 (17)
历史研究 (11)
史料集锦 (2)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3(7)
2012(21)
2010(8)
2009(9)
2008(6)
2007(4)
2003(2)
1946(1)
193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9)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比较
作者:姚胜武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清政府  收复新疆  曾国藩  阿古柏  海防  “制夷”  中国近代史 
描述: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同治、光绪时期的中兴之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尽管两人站在地主阶级的同一个阵营内,但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一)洋务运动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政府内的一些官僚地主开始购买外国的船炮,用新法训练军队,兴办新式学堂以及创办企业,这些以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
作者:田正平 杨云兰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科学技术教育  近代中国 
描述:本文主要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创始之初的基本主张和实践 ,即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及组织翻译科技书籍等史实进行了梳理 ,并指出了这些举措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
作者:苏小东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北洋海军  威慑战略  丁汝昌  近代化海军  日本政府  铁甲舰  “不战而屈人之兵”  海军建设  清政府 
描述: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苏小东在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中,海军威慑始终是核心内容,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全面考察李鸿章创建和运用近代化海军的过程,就会发现,他的海军威慑思想不仅在指导海军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海军的战略运用,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
张仲景塑像落成 李鸿章访美药膳宴国宾 新加坡的一家中医院 英国前首相霍姆的女儿当针灸师
作者:张成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仲景塑像落成 李鸿章访美药膳宴国宾 新加坡的一家中医院 英国前首相霍姆的女儿当针灸师
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作者:邵建东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台湾的主权  清政府  兵费  中国政府  大久保利通  完整主权  中日交涉  总理衙门 
描述:和作用。诚如当时《申报》所评:日本“藉此兴兵,以窥伺中华边徼之地耳,果如是言,则东洋之处心积虑已非一日矣”①。早在19世纪50年代,日本维新派思想家吉田松荫针对日本被迫开国的现实即提出“蓄养国力”,使“地失于美俄者,取偿于中国和朝鲜”②。1869年日本向朝鲜发难不成,决定先向中国遣使,仿照西方列强同中国订立一个对日本有利的条约,然后利用条约中规定的“中日平等的国际地位”胁迫朝鲜进入日本势力范围,同时还可利用条约为将来扩大侵华寻找藉口,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积弱积贫国家的代表,李鸿章在缔约谈判中据理力争,折冲尊俎,坚持双方的对等原则,从而使《日清修好条规》成为深受与欧美各国缔结不平等条约之苦的中国获得的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嗣后李鸿章又力持定见,驳拒了日本托修约之名行侵越之实的图谋,1873年中日换约。但日本并...
近代中国的大投降派李鸿章
作者:厉思朔  年份:197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帝国主义侵略  投降主义  沙皇  近代中国  译稿  曾国藩  卖国贼  孔孟之道  半殖民地 
描述:面教员的有关言行,看一看他是如何利用孔孟之道来为其民族投降主义服务的,这对于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的投降派,认识林彪投降主义路线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是有帮助的。
李鸿章向沙俄皇后“求婚”
作者:强捷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鸿章向沙俄皇后“求婚”
李鸿章晚年病情未刊电稿
作者:傅德华 陈宗海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盛宣怀  十七年  梁启超  中国近代史  光绪  全过程  上海图书馆  致死  呕血 
描述:究竟系患何病致死的最有说服力的资料。现将其全部发表。
李鸿章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萧传林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思想,指出李鸿章以宗法手段来 恢复和维护当时的统治,并为办洋务服务。同时还特别论述了 鸿章的宗法思想的重要内容一一“家国一理论”。他希望士人齐 家治国。 第四部分论述李鸿章的治国思想。从上而论
明治初期日本对华外交研究:以日清琉球问题交涉为中心
作者:山城智史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政府  井上馨  琉球问题  李鸿章  伊犁问题 
描述: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也包含着“扩张领土”的战略意图,琉球地处远离中央的边境地区,同时与中国保持着朝贡册封关系,在东亚近代化潮流中,其归属成为中日外交上的重要问题。经历了从琉球到琉球藩、冲绳县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