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84)
期刊文章(1581)
学位论文(106)
图书(76)
会议论文(29)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14)
战争概览 (219)
历史研究 (104)
重要战役 (37)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3(294)
2011(467)
2010(305)
2009(308)
2008(250)
2006(61)
2002(43)
2001(34)
1997(40)
1991(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80)
革命的史诗 历史的丰碑: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观后
作者:郑伯农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袁世凯  二次革命  重大历史事件  电视剧  史诗性  李鸿章  武昌起义  同盟会 
描述:一、文献性和史诗性的结合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延续了王朝柱革命历史剧的一贯风格,追求文献性和史诗性的统一,也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标。文献性,就是忠于历史、忠于史实,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能够作为"信史"进入历史教
谢家福与李鸿章往来函札、禀批考释
作者:金迪 吕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光绪  盛宣怀  直隶总督  丁戊奇荒  考释  山东青州  海防  谢氏  电报局 
描述:约汇钞》、《善后私议》、《兵事纪略》、《通商简要》等有裨防务与洋
恤色残阳:读《李鸿章传》
作者:马子麒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跨越式发展  办学理念  挖掘潜力  教育部  北京市  学校  高中 
描述:创办于1950年4月,是教育部直属学校,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经过50多年,尤其是近1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
重读李鸿章:浅析历史人物评价的普遍性法则
作者:邹洁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洋务运动  近代外交  人物评价 
描述:身处大变革时代的李鸿章活跃晚清政坛40年,对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影响极大。海内外学者对他的评价也是分歧很大,褒贬不一。本文拟通过历史人物评价的普遍性法则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和局、自强和御侮三位以一体:简评李鸿章外交思想
作者:敬伟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  变法  和戎 
描述: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一个较为复杂而奇特的人物,他镇压屠杀过人民,却勇于学习西方新事物,倡办军、民用企业,曾把持清末外交30年之久,对内要求"变法",对外主张"和戎".以李氏的外交思想为主,对其加以简单
集墨煮史 再见新篇:读《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丛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篇》
作者:华文贵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文化  近代中日关系  李鸿章  丛书  甲午中日战争  政治  军事  外交交涉  作者  近代史研究 
描述:寅虎年初冬之际,见到关捷先生赐送的一套由齐齐哈尔大学刘恩格教授领军编著的《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丛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篇》。初见该书时,心中不免存有少许的疑窦。原因就是自上个世纪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方面的著作已出版甚多。首先,冠以"近代"为开篇的就有米庆余先
李鸿章访美看美国媒体眼中的李鸿章
作者:曾祥敏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纽约时报》  美国  清朝  外交家 
描述:中窥豹式的晚清形象;美国媒体对李鸿章访美的细节观察入微,试图捕捉一个个性鲜活的李鸿章
李鸿章及淮系集团与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关系
作者:汪邦海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纺织工业  淮系集团 
描述:现代机器化大生产转型,并奠定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必需的人才和资本基础,促进了近现代纺织基地建设,并由此影响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内要变法”思想成因
作者:张瑜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和戎  变法 
描述:有人曾用“一生功过在和戎”来形容李鸿章,可见“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思想在李鸿章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此思想形成的原因。
李鸿章替左宗棠行贿
作者:苏鸯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宗棠  李鸿章  人事  唐僧  皇太后  如来  太监  行贿  师徒  新疆 
描述:《西游记》读到最后,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情节: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参拜如来后,如来命弟子阿傩、伽叶取三藏经文交给唐僧。阿傩、伽叶却向唐僧索要"人事"即贿赂。唐僧一路风餐露宿,没有"人事"相奉,阿傩、伽叶便将"无字经"交给唐僧。唐僧师徒在归途中发觉后,赶紧回去面谒如来告"御状",如来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