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
报纸(11)
图书(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27)
战争概览 (12)
历史研究 (3)
按年份分组
2012(5)
2011(2)
2010(5)
2008(3)
2007(2)
2003(2)
2001(2)
1998(2)
1994(2)
198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2)
《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解读(五)李鸿章在欧洲很受人尊重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解读(五)李鸿章在欧洲很受人尊重
去邓世昌纪念馆,“听”邓世昌儿时学英语
作者:何裕华 胡文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去邓世昌纪念馆,“听”邓世昌儿时学英语
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
作者:王志强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越南问题  中越关系  法国  宗藩关系 
描述:鸿章与越南问题这一新的视角,通过其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及其外交实践,分析其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问题,进而对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问题提出新的解释,使该研究能对李鸿章及此一时期中越关系史乃至晚清外交史的研究有所裨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加上前言和结论共有七个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基本文献及相关概念界定等问题。第一章论述了越南问题的缘起与清政府的早期应对。中越宗藩关系因法国殖民势力介入越南事务受到冲击,随着法国越南政策的逐渐强硬,越南问题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中法交涉的焦点问题。第二章论述了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早期介入与认识。李鸿章从1881年底受清政府之命开始介入并主导越南问题,随即授命其掌控的轮船招商局借在越南运粮之便秘密探测越南现地实情及法国军情。依据从轮船招商局探测的信息,李鸿章对越南当局首鼠两端的行为有所认识,并对越南的军事实力及刘永福等方面有所了解,越南并不乐观的现状为李鸿章在越南问题上的消极应对埋下隐患。第三章论述了李鸿章与越南政府联合解决越南问题的努力与失败。本章主要围绕1883年越南遣使事件展开论述。李鸿章在此次遣使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遣使前,通过与越南的秘密接触,李鸿章对越南欲借世界公论来摆脱其国家困境的诉求有所了解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其次,因李宝谈判的需要,在李鸿章的变通下,遣使事件成为李鸿章与越南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联合抗法的一次尝试;再次,外交努力失败后,李鸿章采取了“固防观变”的军事策略,越南遣使请求清朝军事援助的计划落空,越都顺化的沦陷使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基本宣告了此次遣使的失败。这一事件揭示了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宗藩关系新的变化,从而表明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并不仅仅有赖于法国侵略势力的外来冲击,同时也有来自宗藩关系内部中心与周边亦即中越双方的内在需求与动因。而该事件的失败则宣告了中越宗藩关系事实上的终结。第四章论述了李鸿章在中法战争前后与法国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1883年越南遣使事件失败后,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中越关系为中法关系所取代。此后,李鸿章有关越南问题的处理主要体现在李鸿章与脱利古、福禄诺、巴德诺及戈可当等法国使节的外交交涉上。通过对李鸿章与法国使节有关越南问题的交涉的史实的重新检视,可以得出如下三点认识:一是李鸿章在越南问题上虽然主张中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但在同法国使节交涉与谈判的过程中,越南的宗主权问题无疑是谈判的重点与难点;二是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有变化;三是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具有长期性。第五章论述了李鸿章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朝鲜、驻外公使与清流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且学界关注较少的问题展开论述的。结论主要有三点:一是依据前文总结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选择;二是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决策者职权不足,执行者分量过重;三是对中越宗藩关系终结的双重解读,即从事实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李鸿章曾被“挖墙角”?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曾被“挖墙角”?
李鸿章的战争
作者:苏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的战争
日本文献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严杰夫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  日本人  二十年  日本国  历史叙事  日本军队  明治维新  近代化  文献 
描述: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持续了一年零七个月的甲午战争,恐怕不过只是清政府近代史上遭受到的连串凌辱之一。这种印象一方面说明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采取的"脱亚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作者:郑琳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洋务  思想 
描述:现代化进程。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