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
学位论文(8)
报纸(7)
会议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8)
甲午人物 (11)
历史研究 (7)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3)
2012(2)
2011(6)
2004(2)
1998(1)
1997(1)
1996(1)
1994(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
李鸿章错过共和之路
作者:舒蠹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之位擦肩而过的呢?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也被打得一败涂地。万般无奈之下,清廷只好派李鸿章赴日本谈判,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日本从战争中获益,其他外国列强自然不甘落后,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义和团改“反清复明”口号为“扶清灭洋”,发起反帝爱国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8国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北京城。有资料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藉”。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11国同时宣战。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接到慈禧的“宣战诏书”后,立即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