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56)
报纸(1595)
学位论文(182)
图书(82)
会议论文(33)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27)
战争概览 (333)
历史研究 (148)
重要战役 (38)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4(193)
2013(305)
2012(352)
2011(478)
2010(314)
2006(72)
2001(37)
1998(42)
1996(48)
193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52)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日近代化的一种比较和象征
作者:刘学照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伊藤博文  近代化  明治政府  清政府  梁启超  洋务运动时期  产业政策  日本  康有为 
描述: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日近代化的一种比较和象征
日本近代史上的铁腕人物--伊藤博文
作者:蒋希正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日本近代史上的铁腕人物--伊藤博文
三一运动中的儒林主将:宋浚弼
作者:彭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一运动  巴黎和会  日本政府  日韩条约  韩国  独立运动  伊藤博文  民族独立  主将  书院 
描述:三一运动中的儒林主将——宋浚弼彭林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民主运动。投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有受外国革命思潮影响的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也有世世代代恪守儒学传统的儒学者。韩国是受儒学浸润极深的国家,在儒...
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
作者:中怠明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俄战争  作战构想  日本陆军  日本政府  对朝政策  战争研究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近代化  海军部  伊藤博文 
描述: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日〕中明前言:日本日清战争研究的“奇怪的倾向”我在1968年出版的《日清战争的研究》一书中,对日清战争中日本的出兵意图做了如下论述:日本政府及军部注视着因农民战争
关于戊戌政变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华堂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藤博文  戊戌政变  围园捕后 
描述:本文从维新派与顽固派双方活动过程,从近年来发现的史料分析,说明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引起了戊戌政变的发生。由此认为,戊戌政变的时间问题、袁世凯与政变发生的关系问题、变法性质等问题,都有重新研究和认识之必要。
大久保利通
作者:佐佐克明 杨孝臣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久保利通  文明开化  西乡  维新政府  殖产兴业  内务  伊藤博文  政治判断  废藩置县  出国考察 
描述:号令就是有名无实了。大久保把“暗杀容堂计划”暗示给后藤、使土佐屈服。辞官纳地案被通过,并决定由庆胜等通知二条城的庆喜。
“伤心之地”
作者:士锲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汝纶  京师大学堂  桐城文派  日本学者  外国侵略者  代表人物  伊藤博文  李鸿章  全权代表  文部省 
描述:诗留作
略述中日“甲申谈判”
作者:周泮池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朝鲜政府  李鸿章  谈判  中日两国  日本  中法战争  大陆政策  清政府  伊藤博文  核心内容 
描述:判”。 19世纪80年代,朝鲜一批失意的政客金玉均、朴泳孝等人结成亲日的“开化党”。这些人“倡言维新,实行改革”,并妄图借助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谋杀执政而代之”。日本侵朝势力也暗中支持他们的阴谋行动,以实现朝鲜的所谓政治独立,使朝鲜成为日本的附庸。 1884年12月初,朝鲜汉城邮政总局新厦落成,朝鲜政府于12月4日由“总办洪英植设宴,并请各国使臣”。“开化党”人活动异常,金玉均等人“往往离席密语,形迹诡秘”。宴席上禁卫大将军闵泳翊“被刺还入,仆于堂上,座中皆惊散相失”。与此同时,金玉均等人闯入朝鲜王宫,声称清兵作乱特来入宫保护国王,并假传国王诏令
难忘山口县
作者:韩凤举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萤火虫  李鸿章  日本地方政府  天然纪念物  垃圾收集  伊藤博文  河豚鱼  日本近代史  垃圾处理  人工养殖 
描述:2001年樱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了日本山口县。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端,面积6110平方公里,人口约155万,是周防、长门两古国所在地。室町时代(1338~1573)大内氏统治期间,经济文化极其繁荣,创造出了灿烂的大内文化。当时山口与位于东部的古都京都相比,被称为"西京"。山口县还是日本近代史
日本人的宗教意识
作者:山折哲雄 杨兆凯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宗教  政权更替  明治维新时期  原始宗教  国家神道  金光教  宗教文化  泛神论  伊藤博文  神佛习合 
描述:影响,而贝冢茂树则认为是儒教的作用.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明治维新时期新旧政权的平稳过渡,是象汤因比认为的那样是由于佛教不杀生的诚律,特别是大乘佛教无限包容的宇宙观和理念在发挥作用,还是象贝冢茂树所说的是儒教的“易姓革命”和“禅让”的政治理念,特别是已经深深打上了中国儒学思想的武士道精神在发生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探讨明治维新这场不流血的政权更替的原因时得出汤因比和贝冢茂树二氏的结论并不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