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
学位论文(15)
报纸(5)
视频(3)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80)
历史研究 (11)
甲午人物 (8)
史料集锦 (3)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3(15)
2012(11)
2011(6)
2009(9)
2007(1)
2005(4)
2004(3)
2000(3)
1999(4)
199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
作者:黄俊华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宗藩体制 
描述:策为例,说明他在宗藩体制瓦解中的作用。 文章正文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李鸿章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李鸿章在处理琉球问题时,摈弃了中国传统对待邦国“务虚名,勤远略”的做法,代之以国际法同日本交涉,主张琉球自主。这种做法实际上助长了日本的野心和态度的强硬。在日本的进逼之下,中国丧失了对琉球的宗主权。 第二部分,李鸿章与越南宗主权的丧失。李鸿章在处理越南问题时,起先变相地承认法越新约,使宗主权名存实亡;后又坚持对越之宗主权;最后则曲意放弃对越宗主权。他对传统宗藩政治的扬弃及法国的不断进攻,使中国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第三部分,李鸿章与朝鲜宗主权的丧失。为保障东北安全,李鸿章劝导朝鲜开埠通商,帮助朝鲜自主,参与朝鲜外交,筹划联英、联俄,抵制俄、日。他的行为表面上虽加强了中国对朝鲜的控制,但结果却使朝鲜叛华心理日益增强。加之日本的挑衅,经甲午一战,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第四部分,评判李鸿章在宗藩体制瓦解中的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宗藩体制内部的不平等、中国国力的衰落,使宗藩体制必然走向瓦解。李鸿章在处理宗藩事务中,将主权观念和“外敦和好,内须自强”的思想应用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日本海军界称他是中国海军“宝刀”,他曾住三坊七巷,为林则徐侄孙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首任北洋水师总兵林泰曾旧照首次发现 日本海军界称他是中国海军“宝刀”,他曾住三坊七巷,为林则徐侄孙
湖南现晚清电报通信塔楼 为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建立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湖南现晚清电报通信塔楼 为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建立
日本副外相松本刚明接任新外相 他是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玄外孙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副外相松本刚明接任新外相 他是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玄外孙
洋务时期驻外使节群体及其中西文化观研究
作者:周文海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外交  洋务运动  使节  中西文化  传统学术 
描述:晚清政府先后向欧洲、美洲、日本派出驻外使节二十余人次,形成了一个奔走于东西洋之间、专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使节群体。驻外使节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是以传统官僚的身份去切实感受资本主义文明,在中西学术文化激突的前沿行使自己的使臣职责。虽然每个人的情形不尽相同,但他们共有的出使经历都促使其在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成为导致其从传统官僚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思想活跃,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外交官员,同时也是向西方求教的学生与融汇中西学的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审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加剧了自身对传统儒学的质疑与批判。在中西对比的过程中,他们体现出三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就一些有关中西学术与文化的问题阐发了新的主张。本文拟就对洋务时期的出使背景及该群体成员在功名、籍贯、年龄、有无佐幕经历、出使前官职与品秩、回国后的归宿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他们共同所有的群体性特点。并就他们在中西对比中的三种思维与一些新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进行一定的论述。
死而复生的北洋水师
作者:暂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死而复生的北洋水师
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的玄孙 松本刚明晋升日本新外相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的玄孙 松本刚明晋升日本新外相
明治维新:军事独裁性质的改革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治维新:军事独裁性质的改革
安倍再度参拜明治神宫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安倍再度参拜明治神宫
难忘旅顺口——写于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百年祭日
作者:潘求儆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旅顺口  百年祭  辽东半岛  大连市  中国近代史  清政府  乌鲁木齐  山东半岛  历史遗迹 
描述:东北地区著名的军事、经济、交通要地。 到旅顺,如果单是为它的好山好水而来,便是浅薄。悠悠岁月送走多少历史风云,浩荡大海却难湮惊风泣雨的历史遗迹。翻开旅顺那血泪的一页、耻辱的一页、沧桑的一页,那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