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的手杖缘
-
作者:马莉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手杖 晚清
-
描述: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一生见过的奇珍异宝无数。而且李鸿章为人慷慨,很多珍贵的礼物他都送了朋友。唯有一根手杖,他视若珍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片刻也不曾离身。
-
李鸿章政术凭藉之机缘网络
-
作者:王尔敏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清 李鸿章 曾国藩 淮军 湘军
-
描述:在潰敗傾覆之後,隨外在機緣,憑個人才識眼光,而得掌握進身良機,始能獲致後日成就地位。乃能見到無論雄才大略,飽腹經綸,而外在機緣仍是十分重要。李鴻章中進士,又選為翰林,任事作官,此是根本資履。若在承平,久在京朝,前程自是光明。所謂金馬玉堂、仕宦坦途,憑其才學可晉至高位。世人未料,1850年太平軍廣西起義,迅速打進長江流域,數省受擾而終打下金陵,建為天京,凡江左、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俱受太平軍襲劫,清廷除派旗、綠營大軍進剿,又於1853年令京中官吏回故鄉召兵勇隨官兵助戰。李鴻章即以翰林院編修遣其回鄉帶兵助陣。須知凡此官員受命回鄉,兵須自召,餉須自籌,主要奉聖旨,可以在家鄉召兵徵餉。曾國藩奉命練兵,亦不出此背景,大抵此類文官練兵保鄉,成敗全看才幹毅力,實僅有曾國藩苦撐未敗。李鴻章召兵不能多,籌餉難足用,雖親戰陣,有勝亦有負。而終於餉竭兵潰,喪其所有。苦戰五、六年,完全歸白費,家宅被焚毀。終在1858年遁避江西、南昌。李鴻章自是空拳孤注,於1859年初投效曾國藩湘軍,任其幕僚。其時湘軍親敗,大將李續賓戰死,國藩六弟國華同殉。湘軍喪敗之餘,正逢逆境鴻章來投,却是彼此相濡以沫,共嘗甘苦。曾國藩帶兵八年,兵未潰,志未懈,終在1860年清軍主力在金陵潰敗,太平軍乘勢席捲江、浙。朝廷不能不重用曾氏湘軍,授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自是湘軍得以發展,而李鴻章亦隨之受到重用。曾國藩為規復江蘇失土,乃保荐李鴻章為江蘇巡撫,由道員直升巡撫,乃是一步晉身疆吏。湘淮軍合力平定太平軍之後,接著北方近畿各省捻軍勢力擴大,並在1865年在山東圍攻主帥僧格林沁並加以殺死,朝廷震驚,終於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乃李鴻章平定東捻西捻,李氏得任協辦大學士,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未料1870年發生天津教案、法國駐天津領事被殺,法國、英國、比國、義國教士修女多有被殺,法國聲言派兵來華作戰。清廷緊急促調李鴻章帶淮軍來保衛京畿,並調曾國藩回任兩江,調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本來中法可能開戰,但西方發生驚動世界之普法戰爭,使法國無力東顧,李氏到津,遂以和平方式解決天津教案,自此坐鎮北洋,清廷付予承擔外交事務兼管南北洋沿海沿江防務,其名位僅是地方總督,而責任須顧國防外交。當此列強環伺,二十五年間掬盡心血於為日,對法、對俄、對英之各次重大交涉,最後則對八國聯軍,亦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鴻章在同治九年(1870)即覺悟到中國必須變法,但只與丁日昌在信中討論,不敢向朝廷建議。清廷只令其看守大門,有重責而無實權,想做之事復多掣肘。對外敗辱,豈能歸咎李氏一人?
-
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读《李鸿章传》心得
-
作者:吕劲蓓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史历史教学 《李鸿章传》 梁启超
-
描述: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李鸿章这个人物无法回避。古今中外写李鸿章的人很多,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梁启超先生的人品和才学是世人称道的,他写李鸿章,作者读来觉得客观、公正、真实。
-
李鸿章批评讲技巧
-
作者:周若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鸿章批评讲技巧
-
李鸿章养生有一套
-
作者:张尚国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再喝一碗“铁水”,便上床午休1~2个小时。
-
李鸿章外交活动中的饮食趣闻
-
作者:钱桂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鸿章外交活动中的饮食趣闻
-
在洋人看来李鸿章并不那么改革
-
作者:李赫恒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改革与保守两条路线之争。要不然,刀光剑影所从何来?当然,这些都是中国人自己说的,而且仿佛人们从李鸿章的故事中,能“恰好”读到他们期待的情绪:权谋、厚黑、民族主义,以及改革者难以避免的失意。
-
生不逢时李鸿章
-
作者:刘伶俐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就一直告诉我们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界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
李鸿章、曾国藩的“术”与“道”
-
作者:游字明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正式拜曾国藩为师,学习如何写诗作文。
-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的“魏源-李鸿章-郭嵩焘问题”
-
作者:李伯聪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 工程史 魏源 李鸿章 郭嵩焘问题
-
描述:分析和认识的最高潮。最后论及了这个问题和"李约瑟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