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19)
报纸(375)
学位论文(105)
会议论文(22)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388)
甲午人物 (119)
历史研究 (32)
按年份分组
2013(89)
2012(187)
2010(93)
2008(76)
2004(46)
2003(34)
2001(39)
1996(36)
1988(19)
1982(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9)
洋务运动对山西的影响与山西的人文
作者:张云凤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山西商人  近代化  发展历史  洋务派  李鸿章  十九世纪  太平天国  手工业  两次鸦片战争 
描述: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运动的打击,面对内忧外患,清统治集团内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旨在抵御外辱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发端,中国各地区
历史新课教学中如何凸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的教学中强化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
作者:赵福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化改新  改革开放  历史与现实  明治维新  基本国策  民族先进文化  教学  日本社会  历史分析  社会改革 
描述: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是初级中学历史教材所要求讲述的日本两次重要的社会改革,如何在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分析日本迅速发展的深层原因: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卓越的模仿能力,在这两个时期的表现尤其突出.
洋务运动时期先行者郭嵩焘的孤独
作者:刘文生 唐春芳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嵩焘  学习西方  洋务运动  洋务派  中国近代  中体西用  近代中国  外交思想  资本主义  西方文化 
描述:悠之口的聚河丛骂,酿成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异的悲剧。郭嵩焘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亦是一位孤独的先行者。他通过"读书观史"和对西方的考察,从对
从现代化角度对洋务运动的再认识
作者:孙继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洋务运动  评价  现代化  开始 
描述: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中后期由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它为中国迈入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长期以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迥异,本文对此谈了作者的认识.
现代化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
作者:张月 马玉海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现代化理论  教学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现代化的视角,以面带点,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
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探析
作者:赵世环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学教育  留学生  教育体制 
描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变革的开始。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校进行科学教育、派遣留学生、改善教育体制等措施,促进了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但在此过程中也因为地主阶级制定制度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作者:皮明麻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洋务运动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准备
作者:郎涛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生产方式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  生产力  中国近代  中国资本主义  早期维新思想  洋务派 
描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的关系,尚未引起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未能提上日程。随着洋务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入,
关于《洋务运动》一节教材的几个问题
作者:白进文  年份:196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洋务派  外国侵略者  清政府  中国近代史  军事工业  人民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  历史作用 
描述: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时期。洋务运动的全部历史内容,与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是密切联系着的,涉及的问题既多又广。只有把这三十五年的洋务运动历史中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
作者:李庆亭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发展资本主义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半殖民地半封建  资产阶级改良派  封建制度  败因  十九世纪下半叶  封建主义 
描述:热、倍受凌辱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