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85)
期刊文章(1583)
学位论文(106)
图书(76)
会议论文(29)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16)
战争概览 (220)
历史研究 (104)
重要战役 (37)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2(339)
2011(467)
2010(305)
2009(308)
2008(250)
2007(121)
2003(91)
2002(43)
2001(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83)
辜鸿铭
作者:李媛媛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辜鸿铭  东方文化  伊藤博文  马来西亚  西方人  孙中山  英国人  第一语言  英语  林语堂 
描述:洋(早年为两江总督张之洞幕
大清政改 速度与激情
作者:雪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宪政改革  关键因素  政治体制改革  立宪派  威廉二世  中国历史  伊藤博文  中央核  公使馆 
描述:关注着大清宪政改革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毫不隐晦地建议:无论改革如何发展,大清的中央核心必须牢牢地将枪杆子抓在手里,这是维持安定团结的关键因素。1909年8月28日,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费莱齐(HenryPFletcher)向华盛顿发出警告:中
伊藤博文主导的立宪之路
作者:熊崧策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伊藤博文主导的立宪之路
试论明治时期“东洋道德”教育政策
作者:刘轩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育政策  教育政策  明治时期  超国家主义  道德教育  军国主义  日本研究  伊藤博文  儒教思想  仁义忠孝 
描述:佛教文化,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日本将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内容加以糅和吸收,衍生出了日本独特的神道旗帜下的皇道思想和武士道精神。而这种思想精神的基本实质就是无论正义与否、性质如何,一味讲求"忠诚奉公"、"勇猛尚武"。然而,在第一阶段
辜鸿铭逸事
作者:荆墨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辜鸿铭  诺贝尔文学奖  清末民初  翻译  伊藤博文  世界文化  文学大师  中国古诗  西方人  中庸 
描述:清末民初怪才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他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往来,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瑞典皇家学院甚至把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
傲慢李鸿章
作者:端木赐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  洋务运动  伊藤博文  傲慢  日本  外交官  创始人  倡导者 
描述:李鸿章是清末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性情傲慢,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中国作家笔下的朝鲜抗日志士安重根:读阿成的短篇小说《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作者:洪永春 李永求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成  安重根  爱国志士 
描述:阿城的《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入选200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并有英译本和韩译本,目前是我国关于安重根题材的第一个小说文本。本文从中国人对安重根志士的祭奠和褒奖、阿成版的《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两个方面论析了安重根事迹在我国的传播,以及阿成版的《安》在思想、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明治天皇:傀儡还是英雄?
作者:黄广明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天皇  日本人  政治结构  明治时代  通俗文学  道德  影视作品  西乡  权力  伊藤博文 
描述:个形象与事实并不相符,明治天皇本身对政治并不感兴趣,是他身边的伊藤博文一直教育他要关心国内外政治,他才作出了改变。
成败在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首相  现代化进程  李鸿章  时代潮流  领导集团  一国一族  伊藤博文  近代史 
描述:、帮办海军事务大臣善庆巡阅北洋海军时,在天津合影 1895年3月,甲午战败的清廷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
伊藤博文宪政思想的形成与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
作者:陈伟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藤博文  宪政思想  明治宪法体制 
描述:3年赴欧调查宪法,最终形成了自身的宪政思想。依靠其宪政思想,伊藤博文不仅压制了在野的自由民权派的宪法构想,而且超越了政府内以岩仓具视、井上毅为主导的德国派,掌握了制定宪法的主导权。伊藤博文的宪政思想作为其构建明治宪法体制的思想基础,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直接推动了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对明治宪法体制的结构及特点施加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