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6)
期刊文章(49)
视频(5)
学位论文(4)
图书(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93)
战争概览 (82)
历史研究 (18)
史料集锦 (10)
重要战役 (3)
按年份分组
2014(11)
2012(8)
2011(79)
2010(15)
2009(12)
2007(13)
1999(2)
1995(4)
1990(2)
198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6)
甲午海战另一面:李鸿章被逼成汉奸
作者:东文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海战另一面:李鸿章被逼成汉奸
李鸿章的“新闻观”
作者:带刀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新闻观  尼古拉二世  世界近代史  最大规模  俄罗斯  保护伞  庆典 
描述:分发却只字未提,于是发生了世界近代史上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群体踩踏事件。 在观礼台上,李鸿章问沙俄总理大臣韦特:“听说刚刚发生过一起大惨祸,伤亡了一两千人,此事可真?”韦特如实答复。李又问:“难道你们还要将全部经过禀报皇上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李说道:“这样的事怎能照实禀报昵……我当直隶总督的时候,统辖的一个省份有次发生鼠疫,死了好几万人,我们却经常呈奏皇上,那里一切顺遂,老百姓安居乐业。” 这就是李鸿章对灾难新闻的看法——瞒和骗。从忠君爱民上说,李鸿章犯的是欺君大罪。但这是摆在桌面上的显规则,不能得到真正执行,桌子底下的规则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李鸿章的经验是多年宦海沉浮和精密计算得来的。 如果说他指导俄国官员如何处理灾难新闻很丢人的话,那么他在美国对新闻所发表的一番高见又确实让后人对他刮目相看。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美国纽约。因为在美国的访问是不带任何政治任务的,所以李鸿章的美国之旅相当愉快和轻松。9月2日,李鸿章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专访,畅谈了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谈到了中国的教育和投资。对于新闻,他的说法和在沙俄的那一番指导简直判若两人:“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不像你们的报纸只讲真话……而且报纸也没有你们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 李鸿章对中国新闻弊端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遗憾的是他将弊端归咎于编辑,而编辑实在承担不起这么沉重的责任。 李鸿章为什么对俄国官员说要隐瞒真相,而对美国记者说新闻要说真话?两种说法如此矛盾,哪个才是真实的李鸿章? 政治家都是现实主义者,一言一行都服从于真实的格局和利益,他的内心当然有自己真实的理念,但如果现实不允许的话,他绝不会践行,甚至不会说。所以,在俄国时,现实感压倒一切,他有谈判任务,在心理上必须压倒对手,所以他要指手画脚一番,既展示了自己的能耐,又让对方心生好感。而在美国,他是来观光的,来展示大国风范的,没有现实利益的纠葛,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说几句真话展示一下自己的思想深度。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炫耀。 对于新闻,李鸿章有两张面孔,既矛盾又和谐,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理想和现实的分裂,也显示了他的生不逢时。 编辑/高翠粉
试论英语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传播研究
作者:尹怡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  传播  洋务运动时期 
描述:我国近代时期的英语教育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造就一批通晓英语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对当时中西政治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英语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进行了探讨。
日本早期的对华策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调查状况
作者:曹雯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对华调查  东北  中国纪行 
描述:战争前后,尤其是19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对华调查状况。然而笔者以为,自中日缔结修好条规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调查状况实不可忽略。笔者确信,日本19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许多重大对华政策均是建立在这些调查的基础之上。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之方略,近代日本似乎尤能领略,并忠实贯穿于其对外政策的实践之中,而对华调查的有步骤实施便是此类实践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活动。其中,日本对于中国东北尤其是辽东半岛的印象或者理解的形成过程完整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从日本明治维新看历史发展的动力
作者:丘少伟  年份:198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维新政府  历史发展  手工工场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发展  殖民地  德川幕府  暴动 
描述:本是唯一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摆脱了殖民地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迅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纸糊的灯笼” 李鸿章
作者:姜龙飞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曾国藩  太平军  梁启超  湘军  辛丑条约  常胜军  淮军  李秀成  洪秀全 
描述:中堂之薨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气绝归瞑。据说,仅仅在其离世前的一个多小时,俄国公使雷萨尔,还拿着庚子事变后刚刚签署的《辛丑条约》,闯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着他在另一份衍生文件上签字。
近代史史料价值比较点滴——根据有关甲午战争记载比较几种史料之价值
作者:张金兰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史  史料价值  甲午战争  比较  日本  中国 
描述:近代史史料价值比较点滴——根据有关甲午战争记载比较几种史料之价值
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铁路事业
作者:王业键  年份:196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铁路事业
政治失势、利益赎买与制度变革:再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
作者:尹晨 王小明 王阳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失势  利益赎买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描述: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个国家以后不同的命运.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政治失势博弈模型的方法来再审视两个政治改革的成败,提出政治权力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济利益、对潜在政治失势者的利益补偿和赎买等因素是解释两个改革成败的重要原因.
浅析辜鸿铭对洋务运动和清流党的认识和评价
作者:戴名湘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辜鸿铭  晚清  政治 
描述: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在文化上颇有卓越的成就,而且与晚清政治有较多的关联。在二十余年的幕僚生涯中,他担任着张之洞的翻译,负责礼宾工作;他对“清流派”、“洋务运动”等晚清政治历史事件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