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44)
报纸(901)
学位论文(131)
图书(53)
会议论文(48)
视频(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97)
战争概览 (668)
甲午人物 (508)
重要战役 (73)
史料集锦 (39)
按年份分组
2014(538)
2012(194)
2010(117)
2008(92)
2006(68)
2005(72)
2003(44)
2002(49)
2000(36)
1999(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85)
有惊无险的一节课
作者:王强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  南京条约  清政府  不平等条约  黄海海战  邓世昌  通商口岸  视频 
描述:上课了。导入时,我以一段视频带领学生重返1894年的黄海海战战场:那邓世昌面对危机时的豪言壮语,那"致远号"撞向敌舰"吉野"的精彩片段,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海战的残酷。然后,就此提问:"这段视频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学生根据视频中的主人公
回望刘公岛:与历史较劲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水师  刘公岛  丁汝昌  李鸿章  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  北洋海军  北洋舰队  历史上  中国南海 
描述:声从远方传来,透过耳膜,直抵心坎。
清末海军重建中后勤理论研讨的若干问题(1895至1911)
作者:林锦坤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后勤人才教育  医疗  船坞  军工生产  日俄战争  军港建设  海上测量  海军基础  海军后勤 
描述: 另一方面,甲午后国防危机转变为民族国家危机,在一连串的侵略中,沿海良港不但被瓜分,而国家主权亦被列强所剥夺,中国已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在这国家危机当中,稍有重建的海军仍阻止不了列强的海上侵略,而在
甲午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
作者:刘艳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亚  甲午战争  东亚国际体系  朝贡体系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描述:导地位。但在甲午战争中,由于中国战败,东亚地区的以“宗藩关系”和“朝贡活动”为核心的传统的朝贡体系被彻底打破,东亚国际体系的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亚朝贡体系逐渐被近代西方的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徐邦道与甲午金州、旅顺之役
作者:王建华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徐邦道与甲午金州、旅顺之役
李鸿章“避战保船”新探
作者:许华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北洋海军  丁汝昌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近代史  日本军国主义  威海卫  军港  档案史料  侵略战争 
描述:与战局发展的简要评析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场对华侵略战争.日军大本营总的作战
北洋天然水寨——刘公岛
作者:吴济夫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公岛  北洋水师  天然水  丁汝昌  北洋海军  山东半岛东北部  北洋舰队  邓世昌  威海卫  甲午海战 
描述:我国海防要地刘公岛,恰似一颗海上明珠,屹立在山东半岛东北部的威海港湾中央,南北两岸,山势险峻,蜿蜒而东,犹如两条苍色巨龙腾越海面,形成二龙戏珠之势。此处明礁暗石,森列潜藏,列岛群屿,星罗棋布,是著名的古战场之一,素有东海屏藩之称。清人张荫恒曰:“北洋形势,威海卫岛屿环拱,天然一水寨也。”
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方伯谦是被诬陷致死
作者:郑守正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伯谦  甲午海战  黄海海战  济远号  丁汝昌  李鸿章  冤案  史料  北洋水师  旅顺 
描述: 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济远号管带副将方伯谦,以“逃军”罪被杀,是冤案或是罪有应得,本文将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广甲号管轮卢毓英以亲见、亲闻、亲历所著《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提供的史料,辅以其它史料,论证方伯谦被杀是一桩冤案。给方伯谦罗织的三大罪名全不属实
话说旅顺万忠墓——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年祭
作者:梁恩宝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旅顺口  大屠杀  日本侵略军  日本帝国主义  人民警察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近代史  战略地位 
描述:映之中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这就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殉难同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与中国的日本观
作者:李明韵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  日本观  日本形象  甲午战争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作家评介  文学评论  文学思想史 
描述: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战争文学的层面上,从日本观的角度,分析在风云突变的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之时,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的日本形象和对日评价与态度。文章采用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