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9)
报纸(757)
学位论文(114)
图书(42)
会议论文(40)
视频(4)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85)
战争概览 (450)
甲午人物 (326)
重要战役 (71)
史料集锦 (17)
按年份分组
2014(516)
2013(104)
2012(135)
2011(169)
2009(79)
2007(50)
2006(53)
2005(58)
2003(33)
2000(2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49)
壬午至甲午韩中关系研究
作者:赵仁坤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中关系  朝中关系  甲午战争  清史 
描述:本文截取从壬午到甲申的韩中日近代史为背景,考察韩中宗藩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探讨近代韩中关系的性质和意义。 清承明制,其边疆周围有不少藩属国。所谓藩属国,是指那些在中国周围的许多由中国保护的国家。韩国... >> 详细
《申报》视野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易耕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申报》  甲午战争  知识分子 
描述:而来的报道的分期和分析,本文重点梳理了舆论对新闻的决定性,并由此解析了《申报》报道甲午战争的内在理路。 通过分析这些评论,本文归纳出舆论的六个阶段,即:战争爆发时期的乐观、战争初期的主战、战争中期
晚清地主阶级实干家周馥
作者:赵春阳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馥  晚清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描述:进行详细具体的研究,进而认识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北洋海军中的闽籍将领——对晚清一个特殊军事群体的研究
作者:黄建平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洋海军  闽籍将领  军事素质  晚清  军事群体 
描述:强大的北洋海军中,闽人占据了重要地位,其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海军将领群体。在晚清北洋海军的兴起、发展过程中,这个群体始终是与其联系在一起的:晚清北洋海军建设中处处有他们的身影,海军建设的兴衰成败也从一开始就与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问题上他们也成为倍受争议的群体:这个群体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出现是晚清洋务运动,特别是海军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他们的表现和作为也成为检验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群体的基本概况、形成过程、所作贡献以及历史局限性研究,除了从回顾这个群体的历史,展现其全貌的角度有其意义。同时,这种系统研究的视点也延伸向了另外一角,即晚清海军建设成败的经验。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洋雇员的管理举措述论
作者:刘泽东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清政府  洋雇员  管理举措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出于"自强"的考虑,积极推行近代化事业,为解决近代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募聘了数量众多的外国人.该文主要人募聘洋雇员的历史条件,洋雇员的管理、聘用洋雇员的措施对晚清社会近代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明治日本的军事经济的研究
作者:唐英林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征兵告谕”  军产复合体  政商  铁道军事运输  北洋舰队  条约改正 
描述:之后先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都进行了改良和改革运动。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甲午战争日本一举打败清朝,确立了在亚洲的统治地位...
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作者:赵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傅兰雅  西方传教士  西学传播  基督教思想  启蒙思想  洋务运动 
描述: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晚清幕府与洋务运动
作者:陈艳杰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以再度复兴,此时已基本完备定型。 道光朝时期,社会危机愈益严重,政治、经济极端败坏。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晚清内忧外患、内外交困的历史局面为幕府制的新发展提供了外在的推力和契机。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后,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对幕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洋务运动的兴起,使洋务大员对精通洋务的新式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洋务派对散于社会上的各类新式人才也广为收罗。幕府则成为这类人才的集散地,由此造成了晚清幕府的兴盛。 洋务运动时期幕府之盛,可从曾国藩与李鸿章两位洋务大员的幕府构成窥见一斑。 二、晚清幕府与幕僚 聘请西学人才任幕僚是洋务派罗致人才的重要手段。曾、李、张等洋务大员极力延揽新式人才入幕。正是由于洋务大员们不拘一格地广收人才,才使“有一材一艺之能者,无不争擎于其门”,改变了传统幕府的智力结构和人才结构。洋务大员还把幕府作为造就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锻炼其幕僚的学识才干。为使幕府中的新式人才能发挥作用,洋务大员尽其所能,以各种方式保举幕僚,使其得到社会相当的人出身于洋务官僚的幕府。 (二)幕府与洋务思潮: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纲领的洋务思潮的兴起、演进都有洋务幕僚的作用在内。 (三)幕府与近代工业: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幕僚是洋务企业的主持者,他们在近代工业的创办上或提议或出谋划策或亲自主持,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四)幕府与近代教育和科技:幕僚冯桂芬、周馥、容闳、华蘅芳、李善兰以及徐寿父子在推进近代教育和科技方面的贡献卓著。 (五)幕府与外交:洋务大员及其幕僚首开近代外交的先河,他们冲出了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李鸿章等人的外交思想有不少内容就是由幕僚提出的。另外,一些幕僚出任驻外使臣,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四、简短的结论 晚清幕府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功绩之卓著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毕竟是对古代旧幕府的一种延续,所以其消极面也不容忽视。
明治政史中超然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作者:孙志鹏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然主义  伊藤博文  山县有朋 
描述:朋的“超然主义”表示不打算与民党合作,想以藩阀集团为主支撑明治政府的态度,其中明显包含了藩阀政治家对民党的蔑视与保守倾向。但是通过第一届帝国议会的攻防,“超然主义”显示出了它的空想性。由于伊藤博文的组党计划得不到政府高层的支持,所以伊藤转而谋求与自由党土佐派的提携,这是对“超然主义”在事实上的抵抗。而彻底的“超然主义使徒”山县此时亦组建政府党,将大成会组成国民协会。在经过九次议会之后,伊藤与自由党之间公然提携,表明了伊藤博文在实践上对山县有朋的反对。同时,自由党总裁板垣的入阁表示政党开始接近权力,已经一脚跨入政府的大门。松隈联立内阁的成立表示,在明治宪法体制下,藩阀不能无视民党的存在,只是此时的联立尚未固定化,在遇到各自切身利益之时就互不相让。伊藤博文第三次组阁后,开始第二次实施自己的组党计...
李鸿章联美制日失败悲剧:均势理论的解读
作者:徐志琴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联美制日  均势理论 
描述:在东亚的优势。从均势理论来看,李鸿章联美制日的失败是必然的。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均势外交是实力外交。变换同盟是均势外交的一大特点。在国际政治中,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李鸿章联美外交的失败无疑是对均势理论的一种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