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对洋务运动的一种重新评价
-
作者:徐晨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盛宣怀 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 现代化
-
描述:自身对洋务运动的研究与评价存在难以调适的认识张力。尤其是对“用机器兴实业”的典型即盛宣怀及其所实践的官督商办模式存在观点上的分歧。其原因在于,盛宣怀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洋务运动关键人物,他不仅以施行“官督商办
-
试论日本现代化的选择:“脱亚入欧”
-
作者:王娅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日本现代化 脱亚入欧
-
描述:以及它对当时日本现代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三方面进行探讨,解释它所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政府决策及影响等,这些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且对于一百多年后我国以及亚洲大多数国家仍在进行的现代化改革也会有所启示。
-
明治初年地税征收制度改革研究:以大藏省租税司的施政为中心
-
作者:刘峰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征税制度 地税改革 租税司
-
描述:时随着实物纳租方式顽症的不断暴露以及殖产兴业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加快改革地租缴纳方式;第三章论述政府解除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及整理藩的土地领有关系,消除了其在征税及管理上给政府施政造成的障碍;第四章讨论民藏两省与太政官之间,在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就改革方向及改革的领导权等问题进行协调的。民藏两省因改革领导权而产生摩擦,太政官从中调解,在支持民藏两省改革的同时坚持避免矛盾激化的原则,把握改革的走向,并确定了藏主民辅的改革领导模式;终章对地税改革与明治初年改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具体解释了“地税改革之源”这一论题。“地税改革之源”,即指规模巨大的地税改革,其主要内容源于明治初年的征税制度改革实践。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这一论题,即地税改革中,减轻农民负担、纳税义务平等及彻底变革征税制度的原则,是在明治初年的改革实践中确立的;实施地税货币化政策之前,政府已通过旱田地租货币化及水田地租缴纳方式自由化等政策论证了货币纳租方式的可行性;政府在成立伊始即确定了普通土地为人民保有的原则,通过明治初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为实施废藩置县打下基础,并确定了土地所有权与地税负担必须相关联的原则;明治初年大藏省、民部省及太政官间三方协调的成果,是大藏省与内务省可以直接展开合作的基础,租税司确定的租税管理权与土地管理权必须合一的原则,是地税改革事务局成立的原因,其前身就是合并了原民部省地理司后成立的租税寮。
-
国际法与晚清中国外交
-
作者:刘玉国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际法 外交 李鸿章 案例
-
描述: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晚清国际法的输入状况。简单阐述国际法与中国的早期接触、《万国公法》传入中国以及其后国际法的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李鸿章运用国际法的个案研究(上)。李鸿章在天津教案和秘鲁华工交涉两个事件中运用国际法与外国进行谈判,尽可能的维护国家利益和华工的利益。 第三部分:李鸿章运用国际法的个案研究(中)。在中法战争前后,李鸿章就中国对越南的宗藩关系与法国的交涉中运用国际法维护宗主国的地位以及运用国际法中交战法规维护国家利益的情况。 第四部分:李鸿章运用国际法的个案研究(下)。李鸿章在中国与日本签订第一个条约时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在琉球事件中运用国际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琉球和清政府的利益以及在朝鲜问题上运用国际法关于进贡藩属所存...
-
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
-
作者:赵风崑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革命”思想 素质 现代化 明治维新
-
描述:,近代日本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他们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以现代化教育培育新一代国民,全面改变国民心态,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转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这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偶合,而这种偶合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必然性,这就是对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普遍规律的努力探索与深入认识。中国也是在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上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中国在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至今国民素质中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仍然阻碍着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列宁的论述,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文化变迁问题,迈过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这道“坎”。
-
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
作者:唐鑫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 明治维新 法律移植 法制现代化
-
描述: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
晚清军事变革战略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作者:王兆辉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时期 军事变革战略 洋务运动 优先军工战略 军制变革 近代中国
-
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缺乏深刻理解,且具感性,这使得变革多集中于军事领域,从而在某种程度形成一系列的军事变革的持续,即军事变革战略。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为“优先军工战略”;在戊戌变法、清
-
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
作者:朱高云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须和戎 理势情 谨守约章 以夷制夷
-
描述: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
试论19世纪80年代朝鲜自主外交——以遣使欧美为中心
-
作者:朴帝炫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藩关系 李鸿章 袁世凯 朴定阳
-
描述:利益。清政府感到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保障东北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朝鲜的宗主权,自然引起了朝鲜方面的不满。“壬午兵变”后,清朝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积极干涉,使朝鲜朝野对中国的离心倾向与日增大,因而脱离清朝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要求具体表现为“甲申政变”和“朝俄密约”等事件。188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更加粗暴地干涉朝鲜的内政外交,对于袁世凯的蛮横干涉一直感到不安的朝鲜政府,为了摆脱清政府的控制,决定在与各国签订的修好通商条约基础上,派遣使节到欧美各国,利用西方势力以牵制中国。 1887年8月,朝鲜政府任命朴定阳为驻美全权公使。清政府以违背属邦体制为由出面阻拦,中韩两国就派使问题进行交涉。结果,清政府准予使臣赴任,但必须遵守“另约三端”。其内容包括:朝鲜使节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具报,请由中国钦差率同赴外部;公开外交场合,朝鲜使节应随中国钦差之后;若有紧要事项,应先与中国钦差密商。但是,朝鲜全权公使朴定阳到美国后,违背“三端”中的第一端“先赴同赴”,自主地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因此,清政府诘责朝鲜政府,并向朝鲜政府施加压力,最后迫使朴定阳在任职一年后被召回。 朝鲜政府向欧美各国派遣全权公使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宣告自己为主权国家,借外交活动来寻求独立自主。朴定阳以朝鲜驻美全权公使的身份,力排清政府的干涉,完成了与美国开展外交关系的重任。朝鲜政府遣使欧美以及朴定阳在美国进行的自主外交,表现出了朝鲜在清朝的控制之下力图要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在韩国外交史上的意义重大。
-
李鸿章与滇案交涉
-
作者:方英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威妥玛 马嘉理案 总理衙门
-
描述:与赫德之间、李鸿章与总理衙门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分析这四对矛盾对滇案交涉进程与结局的影响;分析李鸿章在滇案交涉中从积极关注到奉命在津交涉到烟台全权主持订约的角色转变,旨在说明李鸿章接办滇案多是在威妥玛总理衙门谈判破裂、关系闹僵之后,从旁转圜,设法挽回局势。本文最后指出,李鸿章在滇案交涉中妥协退让的原因,除上述特定角色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威妥玛的狡诈多端与清政府外交手段落后、外交观念陈旧导致的策略不当,而李鸿章难以摸清威氏的真实意图亦是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李鸿章在交涉中体现出的外交手段与外交认识,如主动利用列强调停、主张遵守条约、积极评介通商口岸的作用等,对其日后的外交活动乃至整个近代外交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