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7)
报纸(745)
学位论文(109)
会议论文(34)
图书(34)
视频(5)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73)
战争概览 (264)
甲午人物 (228)
重要战役 (62)
史料集锦 (10)
按年份分组
2010(66)
2008(72)
2006(47)
2005(41)
2002(34)
2000(23)
1998(22)
1997(27)
1991(13)
1989(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37)
同光中兴时期的黎培敬
作者:唐沛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同光中兴  洋务运动  黎培敬思想 
描述:同光中兴时期的黎培敬
日俄战后日本政府对“满洲”经营政策的讨论
作者:王蕾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满洲”问题  “满洲”军政  伊藤博文 
描述:且沦为双方角逐的场所。1905年9月5日,日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朴茨茅斯条约》从俄国手中继承了其在“满洲”的相关权益,其势力正式侵入“南满”。但是在战争中日本无视中国的主权,肆意在所到之处建立军事行政机构实行所谓军政,最终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议;同时日本凭借军事上的优势排挤英美商人的政策,也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样引起了英美的不满和抗议。这样在日俄战后,日本就面临了一个所谓的“满洲”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内部就对“满洲”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备受英美压力的外务省以加藤高明为代表,主张在“满洲”实行“门户开放”,而在战争中得势的陆军却对此态度消极,从而引起外务省的不满;同时对此问题陆军内部的意见也并不统一,以山县有朋为首的陆军中央和以儿玉源太郎为代表的“满洲”驻军之间分歧最为明显。面对这种状况,1906年5月伊藤博文主导召开了有山县有朋、首相西园寺公望等元老阁臣参加的“满洲”问题协议会,使各方的意见实现了初步的统一,做出了在“满洲”废军政、实行“门户开放”决定,从而使矛盾得到暂时的缓和。本文主要通过对日俄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内部在“满洲”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和其对“满洲”经营政策的讨论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这一时期日本“满洲”经营政策的特点和成因。
国际法与晚清中国外交
作者:刘玉国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际法  外交  李鸿章  案例 
描述: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晚清国际法的输入状况。简单阐述国际法与中国的早期接触、《万国公法》传入中国以及其后国际法的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李鸿章运用国际法的个案研究(上)。李鸿章在天津教案
金玉均事件研究
作者:毕保磊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玉均  李鸿章  甲午战争 
描述:甚至发动战争,金玉均事件为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奠定了舆论基础,金玉均事件成为甲午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全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的论文主体和由绪论、结语、参考文献组成的部分构成。 首先,主要分析考察作为金玉均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作者:张海荣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实政改革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描述: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面对割地赔款的巨大国耻与接踵而来的“瓜分”危局,背负着财政困窘与军队腐败的双重压力,清朝上下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非“变”不可。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社会舆论层面
甲午战争赔款及近代中日不同民族命运的研究
作者:王健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三个组成部分即军事赔款、威海卫守备费、赎辽费为中心,在论述这三笔赔款由来的过程中,叙述了甲午战争的爆发,《马关条约》的签订,三国干涉还辽。这些都是赔款间题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中国对日赔款的筹集
试论甲午战争前后中日民族心态的变化
作者:李庆辉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甲午战争以前中国非近代的民族意识占主导地位,甲午以后在中国社会精英中形成了近代民族意识,但中国全民族的近代民族意识终未形成;甲午故争以前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总体来看是尊敬的、友好的战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态度
甲午战争至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政论研究:以《直报》为例(1895-1899年)
作者:郭倩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直报》政论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严复 
描述:。他最著名的五篇论文《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以及《救亡决论》即率先在《直报》上发表后引发社会巨大反响,后由其它报纸广为转载。而在中国面临“甲午战争”惨败及“维新变法”这一“千年未有之大
近代陆军的缺失与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作者:冯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陆军  北洋海军  地缘战略  地面战场  社会动员力 
描述:意义则是指近代化陆军对于晚清近代工业和社会动员能力成长的积极作用。而近代海军特别是北洋海军的建设很难承担起上述近代陆军对晚清而言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近代海军的建设,不能满足晚清反侵略战争
李鸿章督直期间筹办铁路事业述论
作者:沈和江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督直期间  筹办铁路  洋务运动 
描述:该文共分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李鸿章对铁路的态度和认识的发展过程,他筹办铁路的总体思路和宗旨等.第二部分,概述李鸿章督直期间创办第一条铁路的有益尝试及取得的初步实效.第三部分,探讨李鸿章铁路计划全面实施的步骤及效果.第四部分,对其筹办铁路的实效作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