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4)
报纸(215)
学位论文(43)
会议论文(14)
图书(7)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266)
战争概览 (247)
历史研究 (77)
史料集锦 (27)
重要战役 (10)
按年份分组
2013(41)
2012(130)
2011(50)
2010(34)
2009(34)
2008(37)
2007(20)
2004(15)
2003(16)
2001(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627)
李鸿章与维特现代化思想之比较
作者:李建彬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维特  现代化  思想 
描述:现代化思想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其具体的经济、政治政策亦有很多可比之处。本文对两人现代化思想的成因、特点、作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加深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与俄国客观处境的了解,进一步分析了经济
名人纪念馆研究:以合肥李鸿章纪念馆为例
作者:吴超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名人纪念馆  李鸿章纪念馆  文化城市建设 
描述:的重要意义。本文对于名人与名人纪念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文中所指的名人是能够为其建设纪念馆进行纪念的名人,因此,这一类名人是指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某一领域有特殊之处的,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洋务知识分子研究
作者:李长莉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洋务运动  知识分子 
描述:洋务知识分子研究
不平等条约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影响
作者:张雪昆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描述:不平等条约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影响
福泽谕吉研究——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作者:贺雷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  脱亚论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描述:步辨明日本明治时期新文学发生的语境,同时也为我们把握明治时代的主流话语奠定基础。本文试图较为全面地对福泽的理论进行概述,首先我想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福泽思想的渊源进行考察,虽然作为一个致力于在日本传播西方思想的思想家,福泽对日本传统思想的评价并不高,但仍旧可以在福泽的思想中发现很多日本传统思想脉络的延续。然后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福泽的生平,在这部分我主要选取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部分进行概述。在对福泽的思想进行考察时,我尝试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把握福泽的思想。虽然福泽的文明论明显受到来自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与西方强调免于受到公权力压制的自由主义思想相比,福泽更强调“官民调和”以一致对外,为此他对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解,而这种特色就在于他始终将日本的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个人自由对于福泽来说并非是抵御公权力的武器,而是配合政府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这种带有显著民族主义色彩的理解构成了他的文明论的核心。福泽思想的民族主义色彩还显现在他的亚洲观中。众所周知,福泽提出了著名的脱亚论,并且在其晚期成为一个狂热地主张向亚洲扩张的军国主义者,但他对待西方与东亚的态度却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他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观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对日本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现实中对如何处理中国事务的建议。而在这一部分,我对福泽的亚洲观的上述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文章的最后,我还将简要介绍我对部分文章中涉及的问题的思考。在理论及方法论方面,我导师提出的文化发生学的原理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将尝试从该理论出发来探讨福泽思想生成的脉络。此外西方政治理论中有关自由主义及民族主义的部分也为我对福泽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我导师所倡导的原典实证的方法也是我认为在进行学术研究中所必须采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主要引用福泽的著作来展开对福泽思想的讨论。
新教华文教会学校的编译活动研究:以洋务运动前的教会学校为中心
作者:刘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教  教会学校  编译活动  文化辐射 
描述:新教华文教会学校的编译活动作为西学东渐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中国近代翻译事业高潮,在客观上成就了中国第一批具备较系统西学知识的知识分子,以及一个具有良好外文修养的编译人才群体。其编译活动在带来西方的教育制度、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革新出版理念的同时,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最初实践者,第一次系统搭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并通过创造性的出版活动直接催生了中国近代出版业。另外,西书汉译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体系,也给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提供“放眼看世界”的资料来源,使其受到西方近代思想的洗礼,逐渐接受基督教文明、近代科学观念以及民主制度理念,从而开始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探索救国之路;汉文西译为西方人打开了一个一窥中华帝国真颜的窗口,某种程度上重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客观上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漠河金矿
作者:廖晓红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漠河金矿
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作者:唐鑫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  明治维新  法律移植  法制现代化 
描述: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福州船政学堂的工程技术教育
作者:洪巍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程技术教育  科学教育  船政学堂  洋务运动  历史局限性 
描述:福州船政学堂的工程技术教育
论李鸿章对朝鲜政策的转变
作者:龚国曦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壬午兵变  甲申政变 
描述:一方面则谨守不干涉朝鲜内政外交自主的原则。但这种做法使朝鲜暴露在日本的直接侵扰之下,使朝鲜在《江华岛条约》中丧失了大量主权,也使清朝的宗主国地位受到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的对朝鲜政策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他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促使朝鲜与列强修约通商,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对抗日本的侵入。李鸿章接手处理壬午兵变后的朝鲜问题过程中,其政策第二次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是以在朝驻军、《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的签订为标志的。李鸿章试图用条约的形式来确认中朝间的宗藩关系,并采取派遣驻朝商务委员等办法,对朝鲜的外交事务进行暗中干预。甲申政变后,李鸿章和清政府内部对朝鲜的未来地位进行了一番讨论。在否定了监国论与中立论之后,李鸿章秉承清廷的指示选择继续强化中朝间的宗藩关系,开始积极介入朝鲜的内政外交。这是他对朝政策的第三次转变。他的这种政策取向一直维持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对朝政策,前后经历三次转变,每次转变虽然都有其直接而具体的因素,但纵观他的转变趋势,还是有一些深层原因在发挥着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他的对朝政策虽然在保护朝鲜不被列强侵扰、维持中朝传统宗藩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影响朝鲜开化等消极因素的存在。对他在中朝关系中的影响,还是应该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