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53)
报纸(1595)
学位论文(181)
图书(81)
会议论文(33)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25)
战争概览 (331)
历史研究 (147)
重要战役 (38)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4(193)
2013(305)
2012(352)
2010(314)
2006(72)
2001(36)
1999(30)
1998(41)
1996(48)
193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47)
甲午战争至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政论研究:以《直报》为例(1895-1899年)
作者:郭倩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直报》政论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严复 
描述:作为本国政治服务工具的其它租界报纸。它不仅是甲午战争及维新变法运动前后社会时局动荡、更替、革命形势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更是研究我国报纸政论发展的重要一环,因而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但目前学术界
天津近代工业遗产: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研究初探
作者:曹苏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沽船坞  李鸿章  海防  历史  现状 
描述: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鸦片战争使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从南京条约签订一直到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自强革新运动来发展本国经济和推动军事近代化进程;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在其秉政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战败原因的再探讨
作者:王鹤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  后勤  海军技术  经费 
描述:原因分析和评价,在学术界却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中方失败的主因是技术装备过差,而另有很多学者坚持认为体制落后是北洋水师失败的主因,在落后体制下滋生的腐败、训练弄假、小团体主义等现象造成了官兵素质低下,战场表现低劣,从而输掉了海战。本文在借鉴近年大量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的海军技术发展为背景,从北洋水师的人员素质、装备、后勤等几个角度来进行剖析,得出黄海海战中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装备和后勤状况过差,而人员军事素养因素并不大的结论。从当时北洋海军的后勤情况和中日两军的装备对比来看,战事失利主要是因为中日在火力输出、机动性能、给养供应等环节相差悬殊,而北洋水师官兵自身的军事素养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对黄海海战胜败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不是主要原因。
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举措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毛瑞明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  企业内部教育  职业教育 
描述: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举措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李鸿章督直期间筹办铁路事业述论
作者:沈和江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督直期间  筹办铁路  洋务运动 
描述:该文共分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李鸿章对铁路的态度和认识的发展过程,他筹办铁路的总体思路和宗旨等.第二部分,概述李鸿章督直期间创办第一条铁路的有益尝试及取得的初步实效.第三部分,探讨李鸿章铁路计划
晚清新政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作者:徐伟红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政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湖南教育 
描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研究晚清新政和湖南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改革的性质以及改革中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斗争也会对
王先谦评议
作者:李海玲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先谦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学术、思想等面貌,透视这一历史剧变时期对乡绅阶层带来的影响。但本文不是对传统观点的简单翻案,也不是对近来研究的直接因袭,而是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述、评、议的过程中
洋务运动时期的来华科技人员与中国文化
作者:阮慧玲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外国科技人员  中国文化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的来华科技人员与中国文化
洋务运动时期的理科教育及其影响
作者:徐枝新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正处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萌芽期,以探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新式教育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沈葆楨思想關於台灣之全球在地化模式的論述--兼論清代洋務運動對資本主義進程的回應
作者:李東順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開山撫番  移駐巡撫  牡丹社事件  發展政策  臺灣  沈葆楨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描述:綜其生平,沈葆楨高瞻遠矚,允為臺灣邁向現代化之前驅,厥功甚偉。當國家民族遭逢重大危險之時,領導人物所最需要的便是這種冒險犯難、義無反顧的忠勇精神。質此,這正是沈葆楨所最值得則傚之處,更何況他在臺灣還更多極具價值的建樹。印證晚清洋務運動對臺灣全球化的融入,社會發展演變,在地化模式的回應、變遷和轉型成「全球在地化」的成熟模式是相當成功的,亦是晚清治臺政策的重大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