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外交得失录》之十出使赴英的风波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1.02 点击数:40
北京晨报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1.02

【版次】第A14版: 每日连载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一位孤独而无奈的先行者,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俾斯麦”。

《李鸿章外交得失录》

作者:田川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1875年2月21日,英国驻华副领事马嘉里赶赴云南迎接一支英国勘探队时,在中缅边境遭伏击身亡。马嘉里事件让英国怒不可遏,李鸿章施展外交手腕平息了事态,刚登上外交舞台的李鸿章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如今的国际关系都是在条约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固有的王朝天下观已经不适用了。马嘉里事件后,按照《烟台条约》,清政府要向英国派遣道歉使团。在当时的中国,出洋被视为流放,更何况道歉使团,众官僚唯恐避之不及。

董丛林:在当时,只要是一带上“洋”字的,大家都觉得中国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呀。但是当时李鸿章作为洋务派大员,至少在这个方面他没有这种意识,他认为必须要跟外国人打交道,尽量密切加强这种联系。

李鸿章此时推荐了一个人出使英国:他的进士同年、志同道合的湖南人郭嵩焘。

早在1856年,郭嵩焘就随曾国藩帮办军务到过上海,他对西方器物和制度有感性认识,并倾心西学。

满朝官员中,只有李鸿章公开支持郭嵩焘,他与友人说:“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郭嵩焘为最。”他让自己的哥哥、时任湖南巡抚的李瀚章给郭嵩焘接风,李瀚章给郭安排了一只小轮船,谁知船还没开,就被湖南士绅给砸了。

翁飞:在那个保守之风弥漫的时候,当时还是湖南巡抚的李瀚章给他接风,说我有两条小火轮,郭嵩焘就准备坐上小火轮从洞庭湖回老家。他还没上船,湖南的士子就过来,把小轮船给砸了。

1877年2月,郭嵩焘带领中国使团来到英国,8日,他把清帝的道歉信呈送给维多利亚女王。之后,他在伦敦建立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驻外公使馆。

董丛林:这个事情也很微妙。清朝还派了一个副使——刘锡鸿,从道理上讲,一个正使,一个副使,应该是很密切地配合工作的。实际上刘锡鸿出去以后处处跟郭嵩焘对着干,老是在郭嵩焘身边监视他,动不动就给向清廷打郭嵩焘的小报告。

翁飞:他和如夫人一起袒胸露臂参加舞会,都被刘锡鸿报告,抓了很多小辫子。现在看来都是细枝末节,但就把郭嵩焘这么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外交官、思想家,弄到后来黯然而归的下场。

董丛林: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多很正常的事情,刘锡鸿都觉得绝对不行,比方郭嵩焘的家人和他手下的人员学外语。那在刘锡鸿看来,这是大逆不道呀!有一次参观,天冷了,英国人就给郭嵩焘披了一件英国的风衣。刘锡鸿认为“这哪行”,怎么中国人披洋人的衣服。到最后,郭嵩焘回来了,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代替了他。

郭嵩焘到英国后,对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考察,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甚至提出了一套与洋务派主导观点不同的主张。他不再认为 “炮利船坚”是西洋强盛的主要因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相对于“制器”更为重要。他说:“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他甚至给李鸿章写信,提出“富民”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国家再强大,民生枯竭也于事无补。专制国家只知道“富国强兵”,而西方诸国却知道“富民”的重要性。他反对李鸿章只让留学生学军事、迷信“坚甲利兵”的做法,提出中国应该开矿、筑路、造就新的人才。李鸿章的回答是:“无人敢主持!”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