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孤独与彷徨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7.27 点击数:10
新安晚报

【报纸名称】新安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7.27

【版次】第C14版(教育·作文)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

□丁雅诵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李鸿章薨于京师之贤良寺,享年七十八岁。梁启超闻讯,作成本文开篇之挽联。古人云:盖棺论定。然李中堂一生,虽权倾一时,却毁誉参半,争议颇多,“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前半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后半生,位极人臣,和议辱国,国人皆曰可杀。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嗟叹,如此经历,可以说不仅是李鸿章个人的不幸,更是时代与民族的悲哀。大厦将倾,“裱糊匠”纵有回天之心,亦难逃注定的孤独与彷徨。

掣肘重重的先行者

千夫所指的卖国贼、畏惧洋人的软骨头、喜欢新奇的老官僚……对1949年之后的国人来说,对李鸿章最客气的评价大概也就是失败的改革者了。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身处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凭借卓越胆识与超前眼光,几乎以一己之力,引领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修铁路、建工厂、组海军……他要在保持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应对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那个封建愚昧盛行的时代里想要突破陈旧思维的束缚,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需要,他顶着压力,“连哄带骗”得到了慈禧的同意,将铁路修进了中南海,到最后竟因人们的愚昧无知,硬是放弃了火车头,以牛马替代。

披荆斩棘的改革家

李鸿章有胆识更有担当。在清王朝四面楚歌的时候,他还是尽心尽力地为大清寻找出路,就算与皇室相违背,也毫不避讳。康有为和梁启超开始维新变法伊始,李鸿章便给予支持。百日维新破产,慈禧四处搜捕维新派,曾宣召李鸿章,“有人参尔康党。”慈禧暗示信任,李鸿章却直言不讳,声称康、梁所做之事正是自己数十年来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维新变法失败后,朝廷官员大受牵连,众人唯恐避之不及,李鸿章却能有如此气魄、这份坦然,定是来自心忧社稷、拯救危难的信念。

末世的“裱糊匠”,历史的“卖国贼”

李鸿章是一根救命稻草,被清廷牢牢握于手中。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李鸿章奔波于各个议和场所,与趾高气扬的战胜者“锱铢必较”。他深知中国再也经不起无休止战争的折磨,因而一直坚守“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主张,竭尽全力地去维持和平的现状。李鸿章如同傀儡一般,成为清政府的一枚棋子,一枚注定会牺牲的棋子。中法战争打了胜仗,李鸿章还是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条约》,可是谁又知晓这其实是慈禧和赫德私下决定的,李鸿章并不知情,他所能做的只是在合约上签上注定会带来千载耻辱的骂名。李鸿章默默接下清廷丢下的烫手山芋,不可避免地成为背黑锅的人,心甘情愿也好,被逼无奈也罢,这位末世的“裱糊匠”换来的只是已逾百年的历史骂名。

不以成败论英雄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的绝笔诗,想必他定是死不瞑目的。

李鸿章的一生众说纷纭,《清史稿》评论:“中兴名臣……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依以重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他谥号“文忠”,文者经天纬地,忠者高风亮节,此等谥号在有清一代仅次于曾文正,足见朝廷肯定之意。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晚清自强之梦的破灭,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也使李鸿章走向“卖国贼”的道路。王安石有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假使李鸿章死于甲午海战之前,如今又当作何评价?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人生的不幸莫过于时代的悲哀,这位晚清的“裱糊匠”抗拒不了大厦将倾的时代命运。历史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末世悲音旋律已定,又怎能引吭高歌?李鸿章为朝廷效力,清廷提供给他的却是无尽的猜忌与羁绊,本已是无力回天的“裱糊匠”同时也饱尝掣肘之苦。对于那段屈辱的历史,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面对着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已逾百年的李鸿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晨曲》合肥47中韦翔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