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5.10 点击数:30
燕赵都市报

【报纸名称】燕赵都市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5.10

【版次】第18版:书事

【入库时间】20140620

【全文】

方激/文

在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李鸿章的故居就藏在那层层叠叠的街巷之间,夜色中,匾额上那黑漆为底、金漆书写的“李府”二字,在故居大门前两盏大红灯笼晕染而开的一片红光中,显得赫然醒目。

修缮一新、前后五进的“李府”,据说只是当年真正李家大院的一小部分而已。庭院深深,门槛重重,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整座庭院在逼仄的空间中,时见别有洞天的开阔;两层木制,四围相连,正是旧时江南传统中国士绅家庭典型宅院的建筑结构。过厅正中屏风上方高悬的那块匾额,上书的“钧衡笃祜”四字,据说这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由光绪帝亲笔御赐的手迹。“钧衡”指的是重臣,“笃祜”指的是厚福,光绪的这四字所指,无非是称李“官显福厚”,是君王给臣子的盛誉,也是赐福。

但历史却总是和人开着大玩笑。李鸿章的七十大寿在1893年,在那一年之前,他人生中的大半时光,确实可用“风光显赫”来形容。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入京会试,投曾国藩门下,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八岁授翰林院编修。之后,便是入了曾国藩的幕府,开始了和太平军、捻军的常年缠斗,其间,不止一次得朝廷封赏。1863年,在“不惑”之年中,他兼署“五口通商大臣”,正式开始创办洋务。其后,又出任湖广总督、湖北巡抚,直至在1870年,因处理“天津教案”有功而调任直隶总督,后再兼“北洋通商大臣”。五十七岁时,他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试办上海机器织布局,设立天津武备学堂,奏请兴建卢汉铁路、关东铁路等事宜。这些非同寻常的大事,都是在他七十岁前完成的,因故,在大寿之时,得皇帝封赏“钧衡笃祜”四字,可谓实至名归。

倘若李鸿章与他的恩师曾国藩一样,就此收手,一生大可落个功成身退的结局,然而,从七十大寿之后的第二年开始,随着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惨败,李鸿章的命运也开始了真正的颠簸之途。那一年,他先被赏戴三眼花翎,却因甲午战败又被拔去。再过一年,他被授予“全权大臣”之名,赴日议和,其间受尽屈辱,终签下同样“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过一年,他应俄国的要求,代表清政府参加了沙皇的加冕典礼,并周游欧美各国,虽在所到之处受到礼遇,但与俄国签订的《中俄密约》却令东三省从此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而1901年,即“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的第二年,他再一次被逃至西安的朝廷“请出山”来收拾残局,与八国签订了为后人更加诟病的《辛丑条约》。就在签订此条约后不久,李鸿章魂归西天。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最后的结语部分“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最能鲜明突出李中堂鲜明的个人特色和他对于当时中国时局巨大的影响力。的确,李中堂是“大清帝国”最后七十年的一大支柱,也是合肥的一大骄傲。

任公先生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几句评语充满苍凉与不忿。想起李鸿章,总让人仿佛看到一个高大清癯、形单影只的背影,叠映在一个个历史画面中。那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老者,在无可奈何的时局与潮流中,为了他所效忠的朝廷,身负骂名,勉力一搏却又无力真正挽回什么的背影。他说过,自己不过是大清的“裱糊匠”,在他裱糊了一辈子的大厦将倾之时,虽仰天长叹“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却还是毅然选择了“不识时务”之道,不知道该以什么确切的词语来形容这种选择,但它却令人肃然。

3 0
相关文章